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1烧伤病人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烧伤病人的护理 泌尿外科 李莉 烧伤的定义 烧伤泛指各种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性等因素所致,始于皮肤,由表及里的一种损伤。狭义的烧伤指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烧伤引起的病理变化 局部 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而致——红肿 较重:毛细血管壁损坏,血浆渗出增多— —水疱。 严重:损坏达皮肤全层,甚至骨骼——炭 化。 全身反应:血容量减少;能量不足和负氮 平滑;红细胞丢失;免疫功能降低;情绪 反应。 烧伤面积的计算 烧伤深度的判断 烧伤层次 烧伤图片 烧伤分度 我国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即根据皮肤烧伤的深浅分为浅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深达肌肉、骨质者仍按Ⅲ度计算。临床上为表达方便,将Ⅰ度和浅Ⅱ度称为浅烧伤,将深Ⅱ度和Ⅲ度称为深烧伤。   (1)Ⅰ度烧伤: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或伤及棘状层,但发生层健在。局部发红,微肿、灼痛、无水疱。3~5天内痊愈、脱细屑、不留瘢痕。   (2)Ⅱ度烧伤:又称水疱性烧伤。   浅Ⅱ度:毁及部分生发层或真皮乳头层。伤区红、肿、剧痛,出现水疱或表皮与真皮分离,内含血浆样黄色液体,水疱去除后创面鲜红、湿润、疼痛更剧、渗出多。如无感染8~14天愈合。其上皮再生依靠残留的生发层或毛囊上皮细胞,愈合后短期内可见痕迹或色素沉着,但不留瘢痕。   深Ⅱ度:除表皮、全部真皮乳头层烧毁外,真皮网状层部分受累,位于真皮深层的毛囊及汗腺尚有活力。水疱皮破裂或去除腐皮后,创面呈白中透红,红白相间或可见细小栓塞的血管网、创面渗出多、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试验微痛。创面愈合需要经过坏死组织清除、脱落或痂皮下愈合的过程。由残存的毛囊,汗腺水上皮细胞逐步生长使创面上皮化,一般需要18~24天愈合,可遗留瘢痕增生及挛缩畸形。   (3)Ⅲ度烧伤:又称焦痂性烧伤。皮肤表皮及真皮全层被毁,深达皮下组织,甚至肌肉、骨骼亦损伤。创面上形成的一层坏死组织称为焦痂,呈苍白色,黄白色、焦黄或焦黑色,干燥坚硬的焦痂可呈皮革样,焦痂上可见到已栓塞的皮下静脉网呈树枝状,创面痛觉消失,拔毛试验易拔出而不感疼痛。烫伤的Ⅲ度创面可呈苍白而潮湿。在伤后2~4周焦痂溶解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面积较大的多需植皮方可愈合,且常遗留瘢痕挛缩畸形。 烧伤严重性分度 轻度烧伤:Ⅱ °烧伤面积9%以下 中度烧伤: Ⅱ °烧伤面积10%-29%或Ⅲ ° 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 ° 烧伤面积10%-19%;或Ⅱ ° Ⅲ ° 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的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达50%以上,或Ⅲ °烧伤面积20%以上;或已有较重的并发症。 烧伤的临床分期 急性渗出期 烧伤后迅速发生的反应为体 液渗出和各类炎症介质的释放。烧伤后48小时内,最大的危险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故又称此期为休克期。 急性感染期 烧伤后完整性和生理屏障被破坏,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富含蛋白的渗出液成为致病菌的良好培养基;在深度烧伤区的周围还因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和代谢障碍,使机体抗感染因子如白细胞、抗体和抗感染药物难以达到创面而不利控制细菌的繁殖;加以严重烧伤后,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对致病菌的易感性增加,通常在休克的同时即可并发局部和全身性感染。 修复期 创面修复过程在创面出现炎症改变后不久就开始。 疤痕可分为疤痕性增生、痛性疤痕、疤痕疙瘩、疤痕畸形等,均可通过功能锻炼过程而达到恢复功能,有些病人还需要作整形手术。 临床表现 以头、脸、颈、手、四肢等暴露和功能部位居多。烧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烧伤面积和程度,严重烧伤可危及生命。 症状 1、疼痛:烧伤后病人出现剧烈疼痛。 2、休克:严重烧伤后不久心输出量既有明显下降,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症状。 3、发热:大面积烧伤病人可出现体温升高等反应。 体征 1、Ⅰ°烧伤:又称红斑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表现为皮肤红斑,轻度红肿,干燥无水疱,局部温度微高,2-3天内症状消退。 2、 浅Ⅱ°烧伤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甚至真皮乳头层,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疱壁较薄、内含黄色澄清液体、去疱皮后,创面基底潮红、湿润、水肿,感觉过敏,局部温度增高。 3、 深Ⅱ°烧伤:伤及皮肤真皮层,表皮下积薄液或水疱较小,疱壁较厚,去疱皮后,创面消湿,基底苍白与潮红相间,痛觉迟钝,有拔毛痛,局部温度略低。 4、 Ⅲ°烧伤:伤及皮肤全层,可达皮下、肌或骨骼。创面无水疱,无弹性,干燥如皮革样或呈蜡白、焦黄色甚至碳化成焦痂,痂下水肿,痂下创面可见树枝状栓塞的血管。 5、吸入性烧伤:头面、颈、口鼻周围常有深度烧伤的表现,鼻毛烧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