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6课:烧伤、冷伤、咬螫伤.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烧伤 冷伤 咬螫伤 热 力 烧 伤 烧伤面积 烧伤深度 是否合并呼吸道损伤 表1 中国新九分法 图1 成人体表各部所占%示意图 图3 面积计算——手掌法 图4 热烧伤深度分度示意图 Ⅰ°烧伤: 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再生能力强 。表面红斑状 、干燥 ,烧灼感 ,无水疱 。3-7天脱屑痊愈 ,短期内有色素沉着,不留瘢痕。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9% 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烧伤面积<10%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 ;或 Ⅱ°、Ⅲ°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0%;或Ⅲ°烧伤面积≥20%;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致伤因素: 热力 化学物质: 局部腐蚀 全身中毒 诊断 现场相对密闭 呼吸道刺激症状 口鼻周有深度烧伤 二、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休克期:伤后3小时最为急剧,8小时达高峰,持续36~48小时。 感染期:?水肿回收期;?伤后2~3周,组织广泛溶解阶段。 修复期:?浅度烧伤自行修复;?深Ⅱ°烧伤上皮岛状融合修复 ;? Ⅲ°烧伤靠皮肤移植修复。 (一)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 血容量减少原因: 最根本原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毛细血管静水压增加两倍,促使血浆样液体渗出增加,导致血容量锐减。 血管内渗透压降低加重了血浆成分外渗。 钠离子与水分的同步丢失。 创面蒸发量增加。 伤后0.5-2小时渗出最剧,故北京304医院提出3-4小时内补全天液量的1/3,伤后8小时输入总量的60%-65%可能更符合实际需要。 强调迅速恢复血容量是防治根本。 (二)感染期 伤后低蛋白血症,氧自由基增多,某些因子释出,使免疫力降低,加以中性细胞趋化,吞噬和杀灭能力削弱,创面渗出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感染很难避免,一般在伤后2周内发生,之后感染有关主要为治疗不当(指严重感染)。 创面脓毒症 概念:由于创面感染的细菌及其毒素所诱发,痂下组织中细菌计数量达到或超过105CFU/g,并向邻近正常组织或深部未烧伤组织侵袭,但血培养多为阴性,其诊断应包括3个方面的指征:痂下组织细菌临界量,创面活检和机体全身脓毒症症状呈阳性。 (三)修复期 浅度烧伤自行修复 深二度烧伤创面靠残存上皮岛融合 三度创面靠植皮愈合.现阶段要求:康复治疗、防挛缩、畸形的措施、整形 三、治疗原则 小面积浅表烧伤:清创、保护创面。 大面积深度烧伤: 早期纠正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 早期切除坏死组织,植皮覆盖; 防治多内脏功能障碍; 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 (一)诊断 1.性格改变。兴奋多语、幻觉、神志淡漠。 2.体温骤升,骤降。波动幅度达1~2oC 3.心率加快。成人达140次/分以上。 4.呼吸急促。 5.创面骤变,干燥,锐变创面。 6.白细胞计数骤升或骤降。先起寒颤,发热时抽血细菌检出率高。 (二)防治 1.及时积极地纠正休克,维护机体的防御功能,保护肠粘膜的组织屏障,对防止感染有重要意义。 2.正确处理创面,对深度创面早切削痂植皮。 3.抗生素的应用和选择,早用早停。 4.营养支持,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脏器功能的维护等,综合措施,尽可能用肠内营养。 七 创面处理 Ⅰ度,如灼痛明显,可涂牙膏或面霜。 Ⅱ度,抽去水泡,消毒包扎。 深度烧伤使用外用药,SD-Ag,碘伏等 ,早期切削痂,皮肤移植。 大面积深度烧伤:1大张异体皮开洞植自体皮。2自体皮微粒植皮。3网状皮片移植术。 植皮术 游离皮片移植 刃厚皮片含部分真皮乳头层,成人厚度约为0.15~0.25mm。中厚皮片包括表皮和真皮的1/2~1/3,成人厚度为0.3~0.6mm。全厚皮片包括皮肤全层。取皮方法及适用症不同。 大面积烧伤的植皮术 大张异体皮开洞嵌植自体皮,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网状皮片移植术。 第二节 电烧伤和化学烧伤 一、电烧伤 二、化学烧伤 电烧伤 损伤机制 骨骼周围“套袖状”坏死。肘、腋、股等处“跳跃式”深度坏死。 临床表现 : 1 .全身性损害 意识障碍,昏迷心跳骤停,抢救可恢复. 2. 局部损害 入口比出口严重,有筋膜腔内水肿,进行性坏死及跳跃式伤口. 治疗: 1.现场急救 断电源,心肺复苏. 2.液体复苏 早期补液量高于一般烧伤,碱化尿液,利尿,每小时尿量高于一般标准. 3.清创时注意切开减张.床头备止血包. 4.早期用较大剂量抗生素,注射TAT. 化学烧伤 一般处理原则 解除化学物质浸渍衣物,连续大量清水冲洗,时间应较长.早期输液量可稍多,利尿排毒.深度烧伤尽早切除植皮,用相应解毒剂或对抗剂. 酸烧伤 急救时大量清水冲洗,随后一般烧伤处理.石炭酸,清水先后酒精清洗;氢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