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台北幸会老作家谢冰莹
左起 谢冰莹 苏伟贞 作家 秦贤次 作家 本书作者
拜访台静农先生
1
在柏杨夫妇家做客
左起 柏杨夫人张香华 柏杨 本书作者 秦贤次
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请我吃台菜
2
与作家白先勇 右一 相聚
3
作家苏雪林近影
作家林语堂
4
台北南港胡适墓地
在邓丽君墓前
5
澎湖白沙海园
6
写在卷首
听孟庭苇唱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我看到了甘雨
也淋到了酸雨
这里有繁华 也有困顿
然而都不属于我
我终将擦肩而去
梦是唯一行李
丢失了这件行李 我并不哭泣
因为这是宿命
每一个角落都有回忆
有温馨的 也有苦涩的
有的写在纸上 有的埋在心底
1997 11 17 钓鱼台侧
7
序
萧 乾
近年来 我曾多次在 鲁迅研究月刊 以及 团结报 等
报刊上读到陈漱渝君写的论文及散文 还翻阅过他所编的四卷
鲁迅语录 一直以为他是位年在六十开外的文弱书生 一
次宴会上同他照了面 才知他不但正当壮年 而且高大魁梧得
像位足球门将 他语态爽朗 胸怀坦荡 是位很容易接近也使
人愿意接近的朋友
研究家不一定也是散文家 所以有些学术论文尽管内容坚
实 论据充分 然而读来却索然寡味 陈漱渝君既能扎扎实实
地从事现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是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
任 又写得一手漂亮的散文 这本集子就是一个例证
这本书很大一部分是记述他近年来多次台湾之行的 他很
幸运 有一些住在台北的亲属 1978 年前 想必他也曾为此
而吃过不少苦头 总之 在台湾和大陆尚未统一的今天 他这
一 直系亲属 关系却为他提供了一把宝贵的钥匙 使他能挎
上背包 绕道香港 跨过海峡 去宝岛尽情地遨游 他也真没
辜负这份幸运 每次归来 除了非常耐心负责地为众多朋友办
理种种琐事外 还总有一批文章问世 为我们提供第一手的见
闻 我强调 第一手 因为他从不掉书袋 搞学术研究的
写起游记来 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往文章里塞 沿革 缘起
一类死资料 不 陈漱渝君笔下的台湾是鲜鲜活活的 他写风
景 更着重写人物 既写大学者 也写计程车司机 他不但游
了日月潭 也逛了台北的夜市 甚至还走了一趟红灯区 对台
湾 他不盲目崇拜 也不怀偏见 只是充满了好奇心 因而
每读他的台湾游记 就仿佛随他去岛上观光了一遭 那里 正
像大陆 有光明面 也有阴影
我特别留意他有关台北文苑的那几篇文章 并从中得到一
点启发 隔绝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