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制程管制-淡江大学.ppt

统计制程管制-淡江大学.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计制程管制-淡江大学.ppt

第八章 品質管制 品質保證的層面 檢驗 要檢驗多少數量?隔多久檢驗一次? 在製程中何時進行檢驗? 在何處檢驗?應進行集中檢驗或現場檢驗? 應進行計數(次數)檢驗或計量(數值)檢驗? 檢驗成本 在製程的何處進行檢驗 原料與外購零件:避免購買到不符合品質標準的原料與零件 最終產品:避免顧客買到瑕疵品 在昂貴作業之前:避免浪費資源在瑕疵半成品上 在不可變更的製程之前:避免浪費資源在瑕疵半成品上 在覆蓋性製程之前:通常噴漆、塗裝能掩飾瑕疵 統計製程管制 統計製程管制 在生產期間,使用統計方法,評估現行的製程產出是否可以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則停止該製程,並採取矯正措施 品質的一制性 製程產出 (產品或服務) 是否符合設計的內容 管制圖 樣本統計量的時間順序圖形 監控製程產出,區分隨機與非隨機變異 管制上下限決定出可接受的變異範圍 管制圖 統計製程管制 管制程序 定義:定義管制項目 衡量:一定要能衡量,才能進行管制 與標準比較 評估:區分隨機變異與非隨機變異,非隨機變異的存在,就代表製程在管制之外 採取矯正措施:發掘非隨機變異的原因 (例如:設備老舊、不良的原物料、不正確的操作、…) 評估矯正措施:持續追蹤 抽樣分配 常態分配 抽樣分配 假設管子的平均內徑為1吋,標準偏差為0.05吋。試問: 隨機抽到一隻管子的內徑超過1.02吋的機率為何?(假設母體為常態分配) 解:z = (x - ?) / ? = (1.02 – 1) / 0.05 = 0.4 查表得到 P(z 0.4) = 0.3446 隨機抽出25隻管子,試問這個樣本 (25隻管子) 內徑的平均值超過1.02吋的機率為何? 解: 查表得到 P(z 2.0) = 0.0228 管制界限 統計製程誤差 第 I 型誤差 (冤枉好人) 當製程實際上是在管制內,卻判定製程是在管制之外 第 II 型誤差 (誤信小人) 當製程實際上是在管制外,卻判定製程是在管制之中 信賴區間 (管制區間) 愈大,發生第 I 型誤差產生的機率就愈小,但發生第 II 型誤差產生的機率就愈大 第 I 型誤差 來自樣本分配的觀測 計量管制圖 計量檢驗: 量測某一個特性的數值 平均值管制圖 (X bar管制圖) 追蹤製程的集中趨勢 (Central Tendency) 全距管制圖 (R 管制圖) 追蹤製程的分散程度 (Dispersion) 平均值管制圖與全距管制圖 平均值管制圖與全距管制圖 平均數管制圖與全距管制圖 平均數圖管制界限 UCL? = ? + z?? , LCL? = ? - z??,或 UCL? = ? + A2?R , LCL? = ? - A2?R 全距圖管制界限 UCLR = D4?R , LCLR = D3?R 其中,? = 樣本平均數的平均數,z = 標準常態偏差,樣本平均數的標準偏差 ? = 製程標準偏差,n = 樣本大小,?R =全距的平均數。A2, D4, D3 為常數,其數值需要查下一頁的表 平均數管制圖與全距管制圖 平均數管制圖與全距管制圖 在本例中,n = 4, A2 = 0.73, D4 = 2.28, D3 = 0 UCL? = ? + A2?R = 10.04 + 0.73(0.52) = 10.42 LCL? = ? - A2?R = 10.04 - 0.73(0.52) = 9.66 UCLR = D4?R = 2.28(0.52) = 1.19 LCLR = D3?R = 0(0.52) = 0 計數管制圖 計數檢驗: 計算某件事發生的次數 p-管制圖 – 用來追蹤某製程所產生的不良項目比率的管制圖 c-管制圖 – 用來追蹤每單位缺點數目的管制圖 p-管制圖的應用 當觀測值可置於兩種類別其中之一時 好或壞 通過或不通過 運作或不能運作 使用之時機為:每次實驗的數據都包含數個觀測值的樣本所組成時 其理論基礎為二項式分配 (Binomial),標準偏差為 c-管制圖的應用 使用的時機為:在一段連續的過程中,只可以數所量測每單位發生的數目,卻無法數每單位未發生的數目時。例如: 每個項目的刮痕、缺損,以及錯誤數 每單位距離的裂痕或瑕疵數 每單位面積中的裂縫或水珠數 每單位體積的細菌或污染數 每單位時間內的電話數、顧客抱怨數、設備故障或犯罪數目 其理論基礎為波松分配 (Poisson),標準偏差為 管制圖的範例 以兩個標準差,求出下列情況的管制界限 (a) 驗車員發現每部汽車的平均刮傷數為3.9 解:無法計算沒有刮傷者,因此只能使用計數管制圖 UCL = ? + z = 3.9 + 2 = 7.85 LCL = ? - z = 3.9 - 2 =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