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移液枪的正确使用 二.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意识 1. 实验材料要灭菌(水、枪头、涂棒、接种环等); 2.手要用75%的酒精擦拭; 3.尽量靠近在酒精灯边操作; 4.有条件的应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 三.稀释涂布操作: 1.涂棒灭菌和冷却; 2.涂布要均匀,力度适当,不要涂坏培养基。 四.人体微生物的采集和观察 1.涂片要薄而均匀; 2.固定温度不能高,以免影响细胞形态; 3.染色后水洗要轻。 五.显微镜的使用:油镜的正确使用 六.菌种的转接 思考转接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实验一总结 逐级稀释涂布法 斜面转接 实验二 不同微生物类群菌落的比较及细菌多样性观察与鉴定 模块一:环境微生物多样性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观察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以及霉菌的群体形态及培养特征; 2.掌握通过革兰氏染色和荚膜染色方法观察和鉴定细菌的细胞形态和结构; 3.初步掌握平板菌落转接平板实验方法; 4.初步了解环境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器材 1.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无菌盖玻片; 2.结晶紫,沙黄,无水酒精,碘液,蒸馏水; 3.实验一分离培养的各种细菌平板、放线菌平板和真菌平板; 4.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斜面,高氏一号和马铃薯培养基平板。 三、实验菌种 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标准的G-细菌) 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reus (标准的G+细菌) 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供芽孢染色对照用) 4.硅酸盐细菌 Bacillus mucilaginosus(供荚膜染色对照用)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细菌平板菌落的斜面转接:提前24小时实验 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实验一从环境中分离得到的平板单个菌落划线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的试管斜面上,每组挑取二个菌落:一个是疑似芽孢杆菌菌落,另一个菌落任意挑选(被挑选的菌落在转接前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作好标记,以防混淆。被接种的细菌斜面做好标记,放置30℃培养箱内培养,供第二天细菌染色及形态学观察。 (二)环境微生物分离结果的比较观察: 观察实验一的各种分离平板,比较不同空气环境、不同水源的细菌数量上的差异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类群的差别。 实验记录: 1.将环境样品分离的微生物平板进行计数并填入表格中,计算水体样品和土壤样品的活菌数。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空气环境微生物计数 水体环境微生物计数 ※ 选择平板菌落数量适中且分布均匀的稀释平板; ※选择平板上菌落数在30-300个的稀释度计数。 空 气 采 集 地 点 平板暴露时间 (min) 平板细菌菌落计数(个) 仙林植物园空地 5 微生物学教学实验室 5 水样 微生物数量(个) 10-1 10-2 10-3 湖水 池塘水 实验记录(采用三线表格式) 稀释度 菌落数量(个) 细菌 放线菌 霉菌 酵母 10-2 10-3 土壤环境微生物计数 实验记录(采用三线表格式) 沉降法空气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计算采用奥梅梁斯基提出的由空气微生物粒子的沉降量通过一个比较方便的关系换算成空气微生物粒子含量,即“5 min在100 cm2面积上降落的细菌粒子总数,约等于10 L空气中所含的菌数”。为方便换算,通常把10 L空气换成以m3(1 000 L)为单位的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表示,公式为: C=50 000 N/AT 式中:C为每m3空气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菌落形成单位总数,cfu/m3(cfu: colony forming unit); N:培养后,平皿上菌落形成单位数(3皿平均值),cfu/皿 A:所用平皿的面积,cm2; T:打开皿盖暴露的时间,min; 50 000为校正值。 根据公式算出空气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以空气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之和代表空气微生物浓度,分析空气微生物分布,评价空气污染程度。 附:沉降法计数 实验一的三种平板菌落培养特征观察;注意观察不同微生物菌落的形状,大小,边缘,表面形貌,质地,颜色,光泽,干燥或湿润等性状。 实验记录: 拍照记录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图片上选取1-2个代表性的菌落,用箭头标注相应的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菌落并用文字描述每个菌落的特征。 (三)细菌、放线菌与真菌的平板菌落特征观察 不同类型微生物菌落形态比较 观察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平板菌落的形态特征 细菌 放线菌 霉菌 酵母菌 菌落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多湿润,正反面、中央与边缘颜色一致,大小不一,大多扁平。用接种环易挑起,有酸败味或腐臭味。 菌落大多呈干燥,正反面、中央与边缘颜色不一致。菌落小而致密,表面常呈粉状,色彩较丰富。菌落基部用接种环不易挑起。常具土腥味或冰片味。 菌落干燥,正反面、中央与边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