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班主任对学生心理指导的内容与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二、小学儿童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 小学生向师性很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班主任良好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对于小学生幼稚的心灵来说,是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阳光雨露。在班主任带领下的课堂教学、班级风气,无不对学生心理发生巨大作用。因此,心理辅导,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一)心理指导的内容 根据《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儿童心理发展连续性、阶段性的学说,小学生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如下: 1.宽厚、同情心理。 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说人人都应具有同情心。它能导致帮助行为的产生,促进社会合作,这是儿童接受道德教育的心理基础。从小学低年级起,儿童的同情心开始具有意识性。在儿童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的。因此从爱护小生命、喜欢小动物、植物,不危害有益的动植物起,到爱护弱小的伙伴,关心身体有病或有残疾的伙伴,同时认识自己,喜欢自己,接纳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的性别角色。这些都是培养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品质必不可少的内容,能使学生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儿童的道德定向基本上仍是个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使学生养成“共享”的心理,就能使学生的眼光从自身移向他人,逐步形成在集体生活中,人人快乐我快乐,别人进步我高兴的心理定势。 2.诚实、正直心理 以诚为贵,以实为美,真诚、真实乃是健全人格必备的心理品质。据调查,目前有些儿童说话不诚实,在儿童不诚实行为处于萌芽状态时进行诚实心理的培养,是使学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形成的有利时机。教育学生要说真话,做错事要承认,不掩饰过错。 3.开朗、合群心理 儿童有合群的心理需要,怕被同龄儿童所摒弃。因此要注重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热情待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小主人;同时在集体中不任性,服从集体纪律,通过自我约束,形成某些等待或忍耐的习惯,克服自我为中心和孤独感;不轻视,不欺负人;能原谅他人的无意过失,乐于帮助伙伴。 4.顽强、上进心理。 儿童都迫切希望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又存在着害怕失败的心理。所以要培养学生经常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主动积极地适应学习、劳动、生活环境。要求学生做到做事不依赖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即使失败也不怕,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的挫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5.勇敢、坚韧心理。 小学生的情绪表现为外露、易变、冲动和肤浅四大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要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这就要求学生正确对待一切不愉快的事,情绪反应要适度,既不压抑,也不失去控制。如遇家庭、学习中的不幸或挫折,要经受住考验。 (二)心理指导的途径 小学生的心理具有流动性和无节制的特点。他们的自我意识尚未充分发展,所以班主任要运用科学知识,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针对他们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给以释疑解惑,提供正确的建议和途径,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并促使他们在智力、情感、性格、能力、品质等方面和谐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累积性。因此,心理品质的养成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般认为,良好的辅导关系必须具备三要素:真诚、理解、尊重。班主任通过循循善诱使学生自己感受和体验辅导内容,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排除障碍。方法要有情趣,内容要具体,指导要细致,对孩子的转变要有耐心。不要让学生过多地尝试失败。兴奋过度或抑制过度,都不利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形成的。因此,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依托具有社会意义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多接纳各种有教育意义的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机会,让他们多为集体做一些事。班主任要有教育的敏感性,在心理品质养成教育中做到有意培养和随机引导相结合。主要途径有: 1.课堂教学。 这是良好心理品质养成的主要途径。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教材,结合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肯动脑、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教学形式力求多样,讲求情趣,使学生乐学并经常尝试成功的滋味。 2.专题性活动。 专题活动具有较强的导向意识,目的明确,是学生心理品质养成的必经途径。如培养学生诚实心理,可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