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英)艾约瑟(Edkins,J.)著.pdf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英)艾约瑟(Edkins,J.)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海外汉语研究丛书〗 主编 姚小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编委 蔡剑峰 北京外国语大学 陈维振 福建师范大学 陈渊泉 香港城市大学 游汝杰 复旦大学 张卫东 深圳大学 张西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白 珊 ( ) 奥斯陆大学 Sandra Breitenbach   马西尼 ( ) 罗马大学 Federico Masini 总 序 中国的语言研究源远流长,与印度、希腊-罗马、希伯来- 阿拉伯并称世界四大语言学传统。纵观中国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 其胚芽萌育于周秦,至两汉兴起文字训诂之学,辞书编辑、经文 阐释也随之发达。魏晋、南北朝迄唐代,因译解佛经而探音理、 析音节、辨四声,效法梵文创立声韵之学。中国语言学借鉴域外 传统,以拓展疆域、深察对象,便始于此。宋元及明季,“小学” 一门格局俨然,文字、音韵、训诂之外未见新学;虽然,时有搜 罗虚字的专著,宽泛言之可视为“语法”书,而根据古人自己的 分类,则是字书之属。有清一代,传统学术门门兴旺,小学研究 也蔚为大观,但就领域而言却鲜有突破。除非再现一种外来的推 力,才能撼动旧格局,开辟新领域。 这种推力,随着明清传教士来华而出现了。出于掌握汉语、 渗入中国的实际目的,遂有中籍西译,有拉丁注音,有汉外双语 词典,有用西文编写的汉语语法书。这一切起初纯属西学,在西 士中间推广使用,后来逐渐为中国学者接受,取而用之、化而改 之,融其为国学的一部分。而对于西洋教士和汉学家有功于汉语 研究的事实,中国学界早有定评,如罗常培曾作《耶稣会士对音 韵学的贡献》(1930)一文,肯定早期传教士的有关研究及其对国 学的积极影响。认识有异同,科学无国界。十六世纪中叶前,汉 语研究只是国人自家的事,中叶以后则有所变,渐成世界的学问, 其中海外研究的主体在西洋。而对于海外汉语研究的发展史,我 们还不完全了解,很多原著尚须阐释,其价值有待挖掘。设立本 丛书的意图也正在此。谨望学界同志积极参与,惠稿支持,共同 致力于这一项目。 《海外汉语研究丛书》编委会 年 月 2003 4 目 录 F1 目  录 前言…………………………………………………………………F5 此书采用的标音法规则……………………………………………F7 译者对原书注音转译的说明………………………………………F9 第一章  语音  1——62页 第一节 字母表。语音表……………………………………… 1 第二节 声调。本位的声调描写,几个方言的声调………… 6 第三节 上海话的声调。处在变化状况中的声调,声调和 音乐、重音的关系 ………………………………… 13 第四节 上海话语音的拼音形式。辞书上的36 声母,古代 语言语音和现今外省的发音的描述,上海方言那个 系统的一个分支,韵母,上海话和官话的比较表, 韵尾辅音n 、ng 和k ………………………………… 45 第二章  词类  63——1 页 第一节 本地的分类。一个本地语法学家提出的分类……… 63 第二节 方言与书面语言、其他方言的关系。原始词语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