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磨粒磨损的特性与-摩擦学学报.PDF

颗粒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磨粒磨损的特性与-摩擦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7 卷 第 4 期 摩 擦 学 学 报 17,   4 V o l N o 1997 年 12 月 TR IBOL O GY D ec, 1997 ( ) 研究论文 334~ 339 颗粒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复合材料 磨粒磨损的特性与机理 任露泉 刘朝宗 蒋 蔓 佟 金 赵宇光 李建桥 ( 吉林工业大学农机工程学院 长春 130025) 摘要 为了改善地面机械触土部件的减粘脱土状况, 制备了石英砂颗粒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基复合材料, 并对其磨粒磨损性能作了试验研究.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磨料粒度、载荷和速 度及这三者的交互作用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 得出了回归方程. 结果表明, 载荷对纯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磨损的影响最大, 载荷越高, 磨损越严重; 在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体系中, 磨料粒度对磨损 的影响最大. 这表明引入硬质点提高材料表层的硬度和抗犁切能力是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材料 磨粒磨损 回归分析 分类号 TQ 325. 1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减阻脱附性能优异, 已用于滑动摩擦的场合[ 1, 2 ] , 但 因其抗磨粒磨损能力较差而限制了在地面机械触土部件等领域的应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的硬度低, 在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疲劳并遭受磨粒犁切是其耐磨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截至 目 [3~ 5 ] 前, 人们已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磨粒磨损的规律和机理作了很多试验研究 . 高聚物通过 填料改性可明显提高耐磨性能, 而其摩擦性能不受影响[ 6, 7 ] , 但对颗粒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 烯的磨粒磨损研究报道却还较少. 作者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石英砂颗粒增强超高分子 量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磨粒磨损性能, 并且建立了磨损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 1 试验部分 试验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 是国产品,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 15 万, 体积密 U HMW P 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和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基金资助项 收到初稿本文通讯联系人刘朝宗. 任露泉 男, 1943 年 12 月生, 江苏省徐州市人, 1981 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目前主要从事地面机械仿生技 术研究, 发表论文 100 余篇、专著 2 部, 现为吉林工业大学农机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朝宗 男, 1963 年 9 月生, 河北省晋州人, 1990 年在武汉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目前主要从事高聚物的表面改性 及其在地面机械减粘降阻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论文 10 余篇, 现为吉林工业大学工程仿生研究所副教授. 蒋 蔓 女, 1956 年 8 月生, 吉林省长春市人, 1985 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目前主要从事高聚物的表面改 性研究, 发表论文 10 余篇, 现为吉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高级工程师. 佟 金 男, 1957 年 6 月生, 吉林省长春市人, 1992 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5~ 1996 年为英国索尔福德 大学访问学者, 目前主要从事天然生物材料摩擦学研究, 发表论文 40 余篇, 现为吉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光宇 男, 1954 年 6 月生, 吉林省九台市人, 1986 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目前主要从事复合梯度材料研 制和摩擦学研究, 发表论文 20 余篇, 现为吉林工业大学农机工程学院教授. 李建桥 男, 1955 年 5 月生, 吉林省长春市人, 1993 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目前主要从事地面机械触土部 件的仿生研究, 发表论文 20 余篇, 现为吉林工业大学农机工程学院教授. 第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