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肺炎临床、影像.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肺炎临床、影像.ppt

诊断 临床表现 胸片: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 血清学检查:冷凝集实验、IgE抗体测定、核酸杂交 病原体培养 治疗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绿脓杆菌肺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绿脓杆菌为机会致病菌。 绿脓杆菌肺炎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机械通气、鼻胃管可使绿脓杆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所以其多以院内感染的形式出现。 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治疗较困难,病死率高达50%,被作为难治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症。 病理 典型的支气管肺炎表现 临床表现 多见于老年人,有免疫功能障碍者。 起病可急可缓可隐匿,取决于感染途径及基础疾病状况。 咳嗽、咳痰,粘液性蓝绿色浓痰为本病特征。 重者较快出现呼吸衰竭。 诊断 临床表现 胸片:双侧多发性散在斑片影或结节影,结节可迅速融合并扩展为较大片状模糊阴影 确诊需病原学检查 治疗 目前对绿脓杆菌有效抗生素有: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 但是易产生耐药 近年来,嗜肺军团菌肺炎、真菌性肺炎有增多趋势,需警惕!以免漏诊、误诊。 病原体 病史、症状和体征 X线征象 军团菌 高热、肌痛、相对缓脉 下叶斑片浸润,进展迅速,无空洞 念珠菌 慢性病史,胃寒、高热、粘痰 双下肺纹理增多,支气管肺炎或大片浸润,可有空洞 曲霉菌 免疫力严重低下,发热、干咳或棕黄色痰、胸痛、咯血、喘息 两肺中下叶纹理增粗,空洞内可有球影,可随体位移动;胸膜为基底的楔形影,内有空洞;晕轮征和新月体征 复习思考题 1、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2、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诊断 症状 体征 血常规 胸片 病原学 鉴别诊断 干酪样肺炎 结核中毒症状低热乏力 痰找抗酸杆菌阳性 胸片 右上干酪性肺炎图像:大片斑片影,密度不均,中间呈虫蚀样改变 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金葡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 急性肺脓肿 右下肺癌X线 类似肺炎; 但无急性感 染表现; 血白细胞也 正常;进一 步检查可协诊。 胸痛时应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塞等鉴别 有消化道症状时与急腹症鉴别 右侧包裹性积液 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 对青霉素过敏者:红霉素、林可霉素 重症患者: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 疗程:通常为14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或改 为口服,维持数日 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 补充热量、水分、蛋白质及维生素等 并发症的处理 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内仍不下降者,可能有细菌耐药、肺炎球菌的肺外感染、混合感染、药物热或并存其他疾病 怀疑脓胸患者,应积极排脓引流 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的表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 ③PaO260mmHg, 氧合指数( PaO2/FiO2) 300, 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④血压90/60mmHg;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 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 ⑥少尿: 尿量20mL/h,80mL/4h,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HAP 中晚发性发病( 入院5d、机械通气4d) 和存在高危因素者,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亦视为重症。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补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溶液等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维持收缩压90 mmHg,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控制感染:对病因不明的重症感染患者,宜选用强而广谱的抗菌素,待病原菌明确之后,再作调整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病情危重、全身毒血症重的患者可短期静脉应用激素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处理心衰 预后 一般良好 如由下列因素则较差 年老,有心、肺等基础疾病者 有免疫缺陷者 病变广泛、多叶受累者 有严重并发症者 预防 避免诱发因素 目前已有纯化的荚膜抗原疫苗,可使肺炎球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保护期1~5年 葡萄球菌肺炎 (Staphylococcus Pneumonia) 病因及发病机制 多见于原有全身疾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或皮肤疖、痈的细菌入血 病菌可来源于呼吸道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