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潭山中学八下语文师生共用讲学稿 课题:《马说》 课型:新授 时间:2017年3月6日 执笔:吴洁咏 审核:初二语文备课组 班别: 姓名: 学号: 家长签名: 【学习目标】 1.对照课文注释,理解并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的愤慨之情。 3.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shì)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2.简介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马说》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3.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有一个人叫九方皋(gāo),也是一位相马高手。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九方皋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课前预习】 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是??? 朝的???? 家和????? 家,河南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州)人。 他和?????? 、???? 、???? 、?? ?????、????????、????? ??、???? ? ?? 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2.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祇( )辱 骈( )死 cáo lì( ) 一食( ) 一石( ) 食( )马者 美不外见( ) 其真无马邪( )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疏通文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 )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 )千里称( )也。 翻译: 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 )尽粟一石。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 )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 )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 二、再读课文,把握文意。 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