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针灸治疗内科一.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治疗本病,一般均取患侧腧穴,亦可交叉取穴。首先针刺循经远道所取之上下肢腧穴,如落枕、后溪、悬钟、养老、昆仑等,可用透针,如悬钟透三阴交,后溪透合谷等。采用捻转泻法,使局部酸胀或针感向病所传导,在捻转1~2min后,让病人配合活动颈部,并间歇行针,往往当即见效。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后,再近取部2~3个穴位(包括痛点),并加灸或拔火罐。 1.睡眠时应注意枕头的高低要适度,避免风寒。 2.若为40岁以上患者,经常发作,可能为颈椎病所致,则不易根治,急性发作按上法处理,随后以局部治疗为主,可在痛点处或颈椎病变部位相应的夹脊穴处施灸。还可配合牵引或椎拿治疗。 落枕的针灸处方、配穴及方义如何?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与肩部受凉、慢性劳损、外伤等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 早期单侧肩部酸痛,偶见两侧同时受累。其痛可向颈部和上臂放散,或呈弥散性疼痛。静止痛为本病的特征,表现为日轻夜重,晚间常可痛醒,晨起肩关节稍活动后疼痛可减轻。由于疼痛,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局部按压出现广泛性压痛。后期病变组织产生粘连,功能障碍加重,而疼痛程度减轻。因此,本病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 1.耳针疗法:取肩关节、肩、锁骨、神门、肾上腺、压痛点等,强刺激,配合活动患肢; 2.条口透承山:病人座位,强刺激,配合活动患肢。 1.本病治疗时,应排除肩关节结核、肿瘤等疾患。 2.肩关节疼痛减缓,肿胀消失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关节功能锻炼。肩部应注意保暖。 本证常见于西医学的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变及部分内脏病变。西医学认为腰部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发生损伤或病变均可导致腰痛。如腰部姿势不当或长期过度用力可导致腰部软组织慢性劳损;外力可引起脊柱小关节周围韧带的撕裂、关节损伤,椎间盘脱出或突出;年老腰椎退变常可发生腰椎增生。这些都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部分腰痛患者还可能因某些内脏疾病,如肾盂肾炎、肾炎、泌尿道结石、胆道感染及结石以及某些妇科病症而来就诊。 明确诊断,注意针灸适应症 针灸对临床多数腰痛效果较好,对急性腰扭伤可立即见效,治疗1~2次可痊愈。对寒湿、劳损腰痛疗程较长,配合拔火罐、温针等方法可提高疗效,对脊椎退化病变,通过针灸治疗可控制和缓解症状。但应注意某些原因导致的腰痛并非针灸的适应症,如脊椎结核,腰椎肿瘤等。对于内脏病引起的腰痛者,虽针灸可改善症状,但也应明确诊断,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腰痛与肾关系密切,病机有虚、实不同,实证多为寒湿客于经络,或瘀血阻滞腰部,使经脉不利而痛。虚者为肾之精气亏虚,腰部经脉失于濡养所致。故以肾虚为本,寒湿、瘀血为标。实证久延可致肾虚,肾虚每易感邪致病,而表现为虚实相兼或本虚标实证。 针灸治疗以局部选穴结合远道选穴,多用膀胱经、督脉穴、阿是穴。针灸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病症灵活选用。 寒 风寒湿痹 风 湿 + 正虚 痹阻经络 实 热 风湿热痹 证 痰瘀痹阻 久 痹 肝肾亏虚 正气不足 虚证 气血两虚 ? 痹证与痿证均属肢体筋脉病变。痹证是邪气痹阻经络,使气血运行受阻,痹而不通,故以疼痛等感觉异常为主,这与痿证以运动障碍为主是不同的。痿证则以邪热伤阴,五脏精血亏损,经脉肌肉失养为患,故以肢体痿弱不用为特征。 痹证由风寒湿热所致,临床各有特征。痹痛游走不定者偏于风;疼痛固定、剧烈,遇寒加重者偏于寒;酸胀重着偏于湿;红肿灼热,痛不可触者偏于热;关节漫肿,按之柔软偏于痰;按之稍硬,麻木痛剧则为瘀。临床各种痹证常或前或后侵犯人体,以致诸邪合而为患,但辨证时宜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