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论-周中之.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一  知行统一: 时代与历史 的思考 我们站在世纪 的转折 点上 ,心潮澎湃 。回眸 世 纪,改革开放 的 年是 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 的 年 ,它 给 古老 的中国带来 了翻 天覆地 的变化 。东方雄狮 的觉 醒,令世界瞩 目,也令每个炎黄子孙引以为 自豪。展望新 世纪,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荆棘,但前景是灿烂辉煌 的。作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青年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发 展 的大趋势和青年时期 的人生特点,从而把握正确 的人 生方 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从伦理意义上说,知是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主要指 的是正确的认识,是人生的理性之舵,但将知诉诸行动, 则又要受到情感 、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的影响 。在交织着 感性与理性的人生思考中,从知到行、并最终达到知行统 一,正是主体孜孜不倦地攀登道德阶梯,不断 自我完善的 过程 。它是人生轨迹 、道德发展 的真实记录 。历史上各 种思想家在知行问题上各抒己见,或曰知难行易,或曰知 易行难,然而生活的实践昭示人们,对社会与人生的正确 认识固然不易,但要做到知行统一更难 。要理解这一点, 不能不从复杂的社会生活分析入手 。 第 2 页 “爬坡 ”与“滑坡 ”之 争 “爬 坡 ”与“滑 坡 ”是生 活 中常见 的一对反 义 词 ,它形 象地表达了生活中某事物 “上升”或 “下降”的状况 。在 世纪 年代初 的中国,它更 多地与道德状况联系起 来 。人们发 问:在改革开放的中国,道德究竟是 “爬坡” 了,还是“滑坡 ”了 ? 持“爬坡 ”观 点者认为,从道德 的本质和趋 势上看 ,道 德 正在“爬 坡 ”。例 如 ,人 们 的道 德 心理 和 行 为 由“假 ”向 “真 ”,由“虚 ”向“实 ”,由“懒 ”向“勤 ”,由“依 赖 顺 从 型 ”向 “独 立 争取型 ”,由封 闭 向开 放 ,由单 一 向多元变 化 等 等 , 都是这种“爬坡 ”的表现 。 持“滑坡 ”观 点者认 为 ,道 德“滑坡 ”是 一个 相 当严 重 的问题 ,已经到 了不得不认真解决的时候 。这首先反 映 在它 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各级权力机构之 中;其次反 映在影响公 民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之 中,资本主义早 期 的丑恶行为 已经达到 了见怪不怪 的程度 ;再次反 映在 支配人们行为 的价值观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从 定位于群体利益 的价值观 向现在那种过于重视个人利益 的价值观发展 ,以致拜金主义泛滥 。 社会生活是一个复杂 的多面体 。在社会经济关系发 生剧烈的变动时 ,道德生活 的状况难 以用一言 以蔽之 。 考察整个社会生活,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对道德既有正效 应 ,推动 了道德进步,使道德在一些方面呈现 出“爬坡 ”态 第 3 页 势,又有负效应,使一些缺德现象蔓延滋长,使道德在另 一些方面呈现出 “滑坡”态势。究竟是 “爬坡 ”还是 “滑 坡 ”,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市场经济培育了人们 的 自立意识 ,促进 了 自立人格 的形成 。长期 以来 ,我们实行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 。尽 管它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也暴露 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 ,人们捧 着 “铁饭碗”,生老病死都靠国家来解决。与这种经济体 制相适应 的是“等、靠、要 ”的意识 ,缺 乏 自立精神 的人格 。 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打破了 “铁饭 碗”,人们主要通过 自身的努力,通过诚实劳动来争取个 人美好 的人生 。从大学生就业来看 ,指令性 的计划分配 将告别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国家指导下的自主择业, 双 向选择 。如果大学生缺乏 自立意识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