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本书不准备对 日常思维作 出精确 的创造性的哲
学分析 ,特别是认识论 的分析,也不准备详细叙述
由这一共 同基础上产生 的艺术和科学对现实反映分
化的历史 即使只是哲学上的叙述 这样做的
主要困难是缺乏预先研究。到 目前为止 ,认识论很
少涉及到 日常思维 。各种资产阶级的、特别是唯心
主义的认识论所取 的基本态度是 :一方面把认识发
生学的一切 问题都推到本体论的范围,另一方面只
研究充分发展的最纯粹 的科学认识 的问题 。致使对
于非 自然科 学 的、非“精密 ”科 学(如历史科 学 )的形
式,只是很晚才进行认识论的分析,而且往往 由于不
可知论的倾向,所歪曲的比所阐明的地方还要多。它
仅仅在极个别情况下才讨论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
即使对于审美特性 的研究也往往只是抽象地强调审
美与生活和科学之 间的不同。正是在这一系列 问题
上 ,认识中的形而上学观点成为前进道路上不可逾
越的障碍。因为这种观点只知道 “是”与 “否”,它
否定了认识 的变动不居 的过渡,不论在生活 中还是
首先在艺术的社会 历史起源 的阶段 中,我们正是
第 2 页
把遇到 的这些过渡作为要解决 的问题 。把发生学与职能 问题 同样
僵化地对立起来也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它是这方面 的又一种 限
制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有可能对这些 问题 的研
究提供一种历史体系的方法。
很清楚 ,在这个基础上可 以提 出一般 的方法论 问题 。下面将
试 图说 明对这一 问题能够解释到什么程度 。在此 只简要地提前说
明最一般 的观 点:对客观现实 的科学反映和 审美反 映是在历史发
展 的过程 中形成 的、并不断精细分化 的反 映形式 。这些反 映在生
活本身 中既能找到它 的基础 ,也能求得它 的最终 的完成 。正是在
要求审美反映尽可能不断精确而完善地发挥它的社会职能这样一
个方 向上 ,形成 了审美反映的特性 。这种社会职能在较 晚时期才
形成 的单一性 中构成 了对客观现实一般反 映的两极 科学反 映
和 审美反 映。科学的和 审美 的普遍性就是基于这种单一性 ,其丰
富的中点则构成 了 日常生活 的反映。此处所提到并且 以后将要详
细讨论 的人与外部世界关系 的三种划分,在 巴甫洛夫那里就 已经
清楚地认识到 了。在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的研 究 中,他写道 :
“直到人类 出现为止 ,动物与环境 的交往都是通过各种动 因的直
接 印象 ,这些动 因作用在动物 的各种感受器上并传导到 中枢神经
系统的相应细胞上 。这些印象对于动物是外部世界对象 的唯一信
号。在人类的形成过程 中,形成、发展和完善了特殊的第二信号,
即原信号的信号 能说 出、能听到、能看见的词语 。这些新 的
信号最终表述 了人不仅从外部世界而且从 内部世界所感知到的一
切 ,这种信号不仅可 以用来进行相互交往 ,而且也可用于 自己本
身 。虽然词语 只是现实 的第二信号 ,但对这一新 的信号 的掌握却
是靠词 的极端重要性所取得 的……然而无 需对这一重要 的、范 围
广泛 的命题作深入研 究,我们就能肯定,由于两种信号系统 以及
自古长期起作用 的各种生活方式,人们可 以划分为艺术型、思维
第 3 页
型和 中间型。后一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结合 了两种系统 的工作 。
这种划分不论在个别人身上还是在整个 民族都可 以看到。”
科学反 映与审美反 映的单一性,一方面与 日常生活 的复杂混
合形式有着明显的界限,同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消融着这种界限。
因为这两种分化 的反 映形式是 由日常生活 的需要形成 的,并要 回
答 日常生活所提 出的问题 。而这两种反映形式的许多成果又融合
在 日常生活的表现形式中,使这些形式更概括、更分化、更丰富、
更深刻,从而使生活不断向更高方 向发展 。不阐明这种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