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青藏高原湿中心区域水汽收支及其与中国降水-地球信息科学学报.PDF

冬季青藏高原湿中心区域水汽收支及其与中国降水-地球信息科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季青藏高原湿中心区域水汽收支及其与中国降水-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第33卷 第5期 干 旱 气 象 Vol.33 No.5 2015年10月 JournalofAridMeteorology Oct,2015 谢启玉,巩远发,杨 蓉.冬季青藏高原湿中心区域水汽收支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5,33(5):732-739,[XIEQiyu,GONG Yuanfa,YANGRong.WaterVaporBudgetofHighWaterVaporContentRegionoverTibetPlateauinWinterandItsRelationshipwithPrecipitationof China[J].JournalofAridMeteorology,2015,33(5):732-739],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5-0732 冬季青藏高原湿中心区域水汽收支 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 1,2 1 1 谢启玉 ,巩远发 ,杨 蓉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225; 2.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青海 西海 810200) 摘 要: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0.5°×0.5°)、探空观测资料及中国降水月值格点数据分析 了冬季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大气水汽含量平均特征、高原湿中心区域的水汽收支特征及其与中 国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冬季高原东南部地区存在湿中心,对应着水汽含量标准差大值中心;高原 湿中心区域的水汽从西、南边界输入,东、北边界输出,净水汽收支多年平均为水汽“盈余”;该区域冬 季净水汽收入、支出34a总趋势是增加的,而净水汽收支是减少的,但三者均存在4~6a左右的周 期;冬季该区域净水汽收入对南疆、高原东部—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的降水有较好的指示性,净水汽 支出对西南—华南的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有较好的指示性,净水汽收支则可表征高原东部及邻 近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的降水;冬季该区域异常多(少)水汽支出年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偏 少(多),水汽输送场不(有)利于水汽向我国南方的输送及辐合,即其水汽支出的强弱反映了水汽输 送的强弱和我国降水的分布,体现出水汽收支通过环流对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冬季高原湿中心区域;水汽收支;降水;相关 文章编号:1006-7639(2015)-05-0732-08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5-0732 中图分类号:P426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南及西4条,对应着4个高湿中心[9,12-13,15-16]。冬 [17] 季高原及附近地区有2条水汽输送带 ,即由高原 [1] 早在 1970年代末叶笃正 就提出高原上空特 地形分支西风带在高原南、北两侧各形成水汽输送 别是高原东南部上空为高湿区,并存在几个高湿中 通道,高原南侧绕流的水汽通道是整个东亚地区水 心。此后的许多研究发现夏季高原对流层中上层水 汽主要输送路径。夏季亚洲季风水汽输送与水汽收 汽含量远高于同纬度、同高度地区,高原东南部、南 支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8-21],对我国西北[22-24]、华 部、西南部及西北部为高湿中心[2-8],形成了高原 [25] [26] [27]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