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素养与科学素养-大叶大学优质通识教育课程.PPT

媒体素养与科学素养-大叶大学优质通识教育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聞中的科學 (2010/04/19 大葉大學 ) 黃俊儒 中正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E-Mail:cjhuang@.tw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 由科技高度發展所交織成的科技時代中,各項資訊繁複且交疊…,每天都有許多重要的「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發生 社會性科學議題:在科學及科技向度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社會議題(Millar, 1997) EX:因工程建設進行的環境評估(例如科學園區的環評)、因網路科技引發的法律爭議及社會問題、因生物科技(例如複製科技)發展引發的醫療爭議…等。 科技社會的現況→ 「科技太重要,再怎麼樣都不能只留給科學家去處理…」(傅大為,2001) 公民社會的需求→ 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應該能夠針對科技社會中所發生之種種「社會性科學議題」進行適切的判斷並參與意見 如果如此,就無法忽略媒體/文化肌膚(Kerckhove, 1995)的角色及重要性 媒體素養與科學素養 第一道關卡:對資訊具有即時掌握的能力,瞭解大眾媒體對於最新科技訊息的篩選、包裝、選擇與組合 →媒體素養(社會中的學習) 第二道關卡:瞭解現代科學/科技活動運作的內容及邏輯,解析既有意識型態對於科學意象的包裹 →科學素養(校園中學習) 幾個科學新聞的報導案例 案例一:辛樂克颱風事件 案例二:每天看美女 男多活五年?! 案例三:高鐵地震測試 案例一 辛樂克颱風事件 媒體與科學數據 媒體與氣象新聞 有科學數據的新聞報導一定正確嗎? 情境: 90.9.17,納莉颱風掠過台灣北部,在基隆、汐止、陽明山、南港等地合計下了超過4000公釐的雨量,造成基隆河兩岸嚴重的淹水,台鐵與台北捷運之地下隧道嚴重積水… 91.9.5,中度颱風辛樂克正逐漸逼近北台灣 … 辛樂克撞大潮 預估 北部上千公釐雨量 (聯合晚報 2002-09-05) 中央氣象局預測 將為苗栗以北山區帶來500到700公釐降雨量 苗栗以北和基隆、宜蘭平地的總雨量也有200到400 公釐 颱風帶來的豪雨這兩天正好碰到農曆大潮,北部地區的大雨流到河口時,因為海水上漲出不了海,會造成河川下游沿岸大淹水。 氣象局今天凌晨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後,就急著通知政府防災中心作好防淹水的準備。 其他例子 被水沖到的SNG車 「…我們的車啦…」 不是只有台灣這樣 被帶壞的大陸記者 … 案例二 每天看美女 男多活五年?! 媒體與外電新聞 平面媒體與電視新聞中的科學 每天看美女 男多活五年 (蘋果日報2004/10/31) 【沈能元╱綜合報導】 國外研究發現,每天凝望漂亮女性幾分鐘,有助於男性健康長壽。這項針對二百名男性進行為期五年的觀察結論是,每天都能凝望漂亮女性的男性,血壓相對較低,脈搏跳動較慢,心臟疾病也較少,平均壽命可以延長四至五年。 減少患心臟病或中風 新華網引述的該項研究原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人員說,男性彬彬有禮地凝視美麗的女性,就猶如欣賞一幅絕美的風景,有助身心健康。而凝視美麗的女性十分鐘,健身效果差不多相當於做了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男性若每天做這些眼部活動數分鐘,可把中風和罹患心臟病的機會減半,研究人員並相信,若男性每天持之以恆,平均壽命可以延長四至五年。 事情結果 學者查詢蘋果日報記者:該篇研究年份、卷期、題目等… 無具體回音… 蘋果日報→新華網→深圳週刊→^%^$# 新英格蘭醫學週刊 無相關研究結果! 案例三 高鐵地震測試 科學新聞與消息引述 科學報導與社會、政治 「 …令人擔心的是,根據日本新幹線標準,地震一發生,行車電腦就應自動下達煞車指令,並於三秒鐘內讓車子完全停下來,但台灣高鐵七○○T列車的地震應變程序採用歐洲設計規範,地震發生時,軌道上的偵測器會先透過列車將訊息傳回行控中心,等行控中心人員確認後再發出應變指令,應變時間比新幹線慢許多。」 「…以昨天的地震演習為例,當時車速三百公里、震度六級,列車持續開行近五公里才完全停住。履勘委員表示,若照這種運作方式,一旦真的發生地震,恐怕會應變不及…」 三秒內煞車的後果… 需要27.78m/s^2的負加速度,約2.83G的重力 如果乘客沒有繫類似雲霄飛車的固定式安全帶,大概會四處飛竄,傷亡慘重 後列車追撞前列車 以列車龐大的質量,產生的摩擦力,足以熔化鋼軌與車輪了。 新幹線事故後的可能標題 『日本新幹線遇到七級強震,在三秒內完全停止行駛,阻止了最大的傷亡產生,但是很遺憾的車內乘客還是全部死光。』 (引自http://www.wretch.cc/blog/sgdyangarticle_id網誌) 其他常見科學傳播謬誤舉隅 鄭宇君(2003):分析有關台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