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摆金中学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杨玉筑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2能力目标: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理解文章说理的方法,体会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的特点; 3德育目标: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灭亡的道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使动用法,积累文言词汇弄清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灭亡的道理。 2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的雄辩、善辩的风格,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2)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现实中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教学过程(1分钟) 一导入: 大家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 。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非常正确,同学们很博学,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是选自两千多年以来莘莘学子们读的《孟子》一书。 二、文章简介、作者简介(1分钟) 1《孟子》是一部什么书呢?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 生答:(《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2大家对孟子这个人了解吗?谁能把孟子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生答:(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 停顿 重音 节奏(1分钟) 2、齐读一遍。(2分钟) (要求)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重音突出 富有节奏 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1分钟) 学生发言(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全文(10分钟) 明确翻译步骤: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分两步翻译完全文, (1)①第一步 第一自然段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2)①第二步 第二自然段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3)学生通篇翻译全文一遍 五、研读赏析 疏通了文意,我们就应该分析文章。 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2分钟) 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2这六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1分钟) 出身卑微、历经磨难、终有成就 3由他们经受磨难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归纳出什么结论?(4分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受磨练的益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那几句是从个人角度正面进一步论述经受磨难的好处的?(1分钟)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愈。 那几句是从国家角度反面进一步论述论点的?(1分钟)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点出全文的中心论点。(2分钟) 7、总结:文章开头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摆事实)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接着就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讲道理) 第2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正面)和(反面) 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分钟)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经历,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上进心。文中也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4分钟) 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1 中国古代: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仲尼厄而作《春秋》;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 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