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教师素养问题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建筑史教师素养问题研究 doi: 10.11835/j. issn. 1005-2909. 2013. 03. 002 收稿日期:2012-10-15 基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资助 (Z2012066) 作者简介:吴农(1966-),男,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历史 及其理论研究,(E-mail) wunong@nwpu. edu. cno 摘要:关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研究国内已有相当多的成 果,基本可以分为教学方法探讨、教材及教学内容研究、教 学历史及知名外国建筑史教育家回顾三大类。针对外国建筑 史教师素养问题的研究,从历史研究、实地考察、认知程度、 学校氛围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外国建筑史教学;教师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U-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 (2013) 03-0004-03在建筑学专业理论教育中, 关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研究国内已有相当多的成果。其中, 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此类 研究占绝大部分,如《建筑史体验式教学法研究——重庆大 学外国建筑史课程教改实验报告》[1]《建筑史互动式外国 教学研究与实践》[2]等。第二类是关于教材及教学内容的 研究,如《历史唯物主义对建筑史经典教材的深刻影响》[3] 《拓展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的探讨》[4]等。第三类是关于 教学历史以及知名外国建筑史教育家的回顾。如《‘书 斋”乡土”建筑中华——记著名建筑史学家陈志华》[5] 《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路程一一访罗小未教授》[6]等。 然而,有关外国建筑史教师素养的研究甚少,笔者从历史研 究、实地考察、认知程度、学校氛围四个方面就此展开探讨。 、历史研究 建筑学专业各课程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但又各不相同。 从事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的教师如果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那么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正因为不从事或 很少接触外国建筑史相关研究,除了为上课而翻越陈志华的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罗小未的《外国 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大陆版外国建筑史经典教材之外,很难 再参考其他文献资料,因此在教学中很少有自己的理解和观 点。这正是学生对外国建筑史课程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国 内知名外国建筑史教育家刘先觉老先生在《再论外国建筑史 教学之道一一教研结合,史论并重,开拓外建史教学新视野》 中写到:作为建筑史的教学,不论中国建筑史或外国建筑 史,研究都应该在教学之前。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才能说明为什么要教这一部分内容,如何才能教好这一部分 内容”。[7]笔者从个人的教学经历,以及对多所设有建筑 学专业的高校调查发现,凡直接从事或参与外国建筑史研究 相关的教师担当该课程教学,学生课堂反映和教学质量均优 于非从事外国建筑史相关研究的教师。笔者还发现,该现 象与各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办学背景关系密切。办学历史悠 久、专业知名度较高,以及建筑学专业受重视程度高的学校,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师队伍也相对充实,形成梯队。同时,这 些教师的研究也大都与外国建筑史有关。而非上述情况的高 校,教授该课程教师的研究领域几乎与外国建筑史毫无关联 (根据调查统计,这些教师基本都是从事建筑设计研究或建 筑设计),加之教龄普遍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旷课 和厌学的情况较多。这些教师的外国建筑史专业知识都是上 学时学习的,毕业之后也不从事该方面或与之相关的工作, 虽然课前也很努力备课,但基本都是照本宣科。 二、实地考察 亲自考察外国建筑是讲解好外国建筑史的一个重要条 件。众所周知,建筑学是工科体系中艺术与社会学科相互交 叉的一个专业,除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训练外,更加注重对学 生体验与经验的培养,教师对历史建筑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 对当时社会现状的认知,同时,对历史建筑物的临场感受也 对教学有着很大帮助。只靠二手资料而无亲身体验的教学显 然苍白无力,教师想象空间再好,也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此,笔者深有感触。对于游历过,特别是多次访问过的外 国历史建筑,在讲课中总是津津乐道,情绪高昂,这种感染 力使学生也能聚精会神,认真听课。在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 查中发现,学生印象深刻的部分常常是教师曾经亲身体验过 的建筑。 同时,中国的外国建筑史教材,其写作思维相对单一, 基本处于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大都以国外的研究理论为 主。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傅朝卿历时20多年,亲自考 察上千栋外国建筑,拍摄了数万张照片,最终出版了《西洋 建筑的发展史话:从古典到新古典的西洋建筑变迁》一书。 他不仅突破了以往世界建筑史研究的时空限制,而且在以东 方人的视角解析建筑史方面做出了贡献[8]。这正是外国建 筑史教学工作者们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认知程度 由于时代的发展,技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