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后腹膜病例汇报.ppt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病例汇报 李红 病例1 陈XX,男,72岁 病例号住院号:535389 病史 主诉:餐后腹胀1年余,加重1周 既往史:高血压7年,前列腺增生3年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大小:7.9x5.3cm 平扫CT值约30Hu 动脉期CT值约36-59Hu 静脉期CT值约41-72Hu 影像特点: 右侧腹膜后不规则混杂密度灶,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见分隔及液化坏死,增强后边缘及分隔可见强化。 肿物1个,大小约15X13X5CM,包膜完整脂肪肉瘤 病理 病例2 李XX,女,47岁 病例号住院号:540074 病史 主诉:发现腹部肿物3周 既往史:8月前行后腹膜肿物切除术 平扫CT值约32-51Hu,动脉期边缘结节样强化,CT值约96-170Hu,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向中心扩大,CT值分别约74-101Hu、64-76Hu 腹主动脉旁多发软组织团块影,部分融合;周围组织、血管呈受压推挤改变; 影像特点: 平滑肌脂肪肉瘤 病理 病例3 吴XX,女,61岁 病例号住院号:735420 病史 主诉:左上腹饱胀感3年,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肿物20天。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 大小:4.3x5.7cm 平扫CT值约-52~15Hu,增强后约-33~9Hu 左肾上腺椭圆形肿块,边清瘤内可见脂肪组织及絮状、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 脂肪组织不强化、软组织轻度强化 影像特点: 肿物1个,大小23X12X13CM,表面光滑,部分实质,部分胶冻样,局部呈分叶状,并见灶性出血。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为梭形细胞肉瘤 病理 1.定位 2.定性 讨论 腹膜后间隙位于腹后壁前方 ,介于腹膜壁层与腹内筋膜间,上到隔肌,下达骶骨岬及髂嵴,向下与盆腔腹膜外间隙相通。 该间隙内有肾、肾上腺、胰腺、大部分十二指肠、输尿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腔神经丛及交感神经干、淋巴等重要结构。一般分为3个间隙: 肾前间隙:位于后壁层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其内主要是消化器官。含有胰腺、十二指肠降段、水平、升段、升降结肠。胰尾位于腹膜腔内。该间隙内脂肪含量少。 肾周间隙:位于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之间,含有肾、肾上腺、近侧肾收集系统、肾血管和肾周脂肪。 肾后间隙:位于肾后筋膜和横筋膜之间该间隙内无器官,仅含血管、脂肪和淋巴结。 腹膜后间隙的解剖 腹膜后肿瘤以脂肪肉瘤发生率最高,男性多见,平均发病为60—70岁。肿瘤发现时多较大,根据瘤内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纤维或粘液组织的多少分为三种组织学类型:1、分化良好的肉瘤;2、粘液样脂肪肉瘤;3、混合型脂肪肉瘤。 病例1 脂肪肉瘤 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脂肪密度为主的不均质肿瘤,其内含不规则较高密度区,有的呈条状。粘液样脂肪肉瘤呈囊状外貌,肿瘤密度均匀,CT值近似水,部分肿瘤中央呈软组织密度,表明有实性成分有的肿瘤可见坏死区。 CT表现 位于原发后腹膜肿瘤发病的2位,女性多见,多为不均匀性肿块,直径一般在10CM以上内部常含坏死及囊变区。 病例2 平滑肌肉瘤 巨大肿块,外形不规则,边界模糊,呈软组织密度,中央可见低密度区80%的腹部包块可见钙化,钙化呈多样性以无定型或云雾状多见。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对邻近器官成推挤表现 CT表现 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 有假包膜瘤内含有大量成熟脂肪组织,( CT 值 -30~-40HU以下),也可见骨髓样组织(絮状、条索状及斑点状)增强扫描, 脂肪组织不强化、骨髓样组织轻度强化约 20%病灶内可见斑点状、壳状钙化 病例3 梭形细胞肉瘤CT表现 1.神经源性肿瘤偏向于沿中线脊柱生长双侧发生较多,尤其是神经纤维瘤。 鉴别诊断 2.增强后有显著强化表现的,以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异位嗜铬细胞瘤多见。平滑肌肉瘤多有大片坏死区;神经鞘瘤囊变较多,信号较均匀。 3. 脂肪肉瘤具有侵袭性生长方式,常可伸入各组之间。4. 神经母细胞瘤多见于婴幼儿。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驻村工作队管理制度.docx VIP
-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品管圈 图文.pptx VIP
- 第2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第2框《用科学世界观指导人生发展》-【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3页).pdf VIP
- 提高病人吸氧的依从性品管圈.PPTX.pptx VIP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大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21页).pdf VIP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NPM-CPK共勉摘要.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