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管切开的护理
教学目标
复习呼吸道生理功能
掌握气管切开的主要目的、适应症
了解气管切开的优缺点
掌握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掌握气道湿化相关内容
掌握并发症的护理
呼吸道生理功能
鼻(口)-咽-气管-支气管-肺
呼吸道生理功能
鼻-通气功能、温湿化的作用、清洁过滤
咽-加温、湿化。
喉-防误吸及咳嗽。
气管-过滤,清洁、加温、加湿、体液、细胞免疫、咳嗽及呼吸反射。
肺-肺通气、进行气体交换、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免疫功能等
气管切开的主要目的
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预防肺部感染
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
咽喉部手术时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常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由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的严重喉阻塞,呼吸困难较明显,而病因又不能很快解除时 。
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停止,需进行人工机械通气。
某些头颈手术,因口腔插管影响手术操作。
气管切开的优点
易于固定且较安全
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
易于口腔护理
病人可经口进食
导管较短,管腔较大,易于吸痰
解剖死腔相对减小,气道阻力小
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
气管切开的缺点
操作复杂,创伤较大
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
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
并发症较多
---出血、皮下气肿或纵膈气肿、气 胸、切口感染等
人工气道的管理目标
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
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
预防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气管切开的固定
固定方法
固定带应系死结并系紧,与颈部的间隙 以一横指为宜
每日要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
固定带切忌用绷带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气管切开吸痰的意义
清除大气道分泌物,刺激小支气管,防止分泌物坠积
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小气道阻力
防止分泌物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
留取痰标本,有利于痰液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的准确性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吸痰的临床指征
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喉鸣音
出现人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
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
血氧饱和度下降
血压及心率的改变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吸痰并发症
低氧血症
心律失常
肺不张
气道损伤
感染、出血、疼痛等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预防吸痰相关合并症要注意
注意氧储备,吸痰前后予提高吸氧浓度
必要时使用简易呼吸囊给予高通气量(禁忌症除外)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强调手卫生的问题)
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
吸痰时间小于15秒
吸引压力适当
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拔出时才给予负压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
吸痰效果评价
呼吸音的改善
峰值吸气压降低
呼吸道阻力降低
潮气量增加
血氧饱和度改善
呼吸情况改善
血压、心率情况改善
气道湿化
目的
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
我国气道湿化标准
正常情况下,气体随呼吸进人鼻腔经鼻毛滤过,鼻腔内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潮湿的黏膜可将吸入气体加温到30~34℃,相对湿度可达80%~90%;气体达到隆突时,则可接近体温37℃,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至肺饱时气体温度可达37 ℃,相对湿度可达100%。
经人工气道吸入气体温度应达32~34℃,相对湿度95~100%,绝对湿度至少36mg/L。吸入气体温度达到37℃、水分子44mg/L、相对湿度100%时可达到最佳温湿化效果。
气道湿化
湿化方式的选择
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HME)
雾化器雾化吸入
间断给药法
气道内注入或滴入湿化液
气道湿化
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HME)
也称人工鼻,是仿生骆驼鼻子制作而成的一种湿化装置。它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能保持管道本身的干燥,避免通气环路中冷凝物的凝聚,而且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 HME能使死腔量、气道阻力和呼吸做功增加,且HME只能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 ,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气,因此,对于那些原来就存在脱水、低温或肺部疾患引起分泌物潴留的患者HME并不理想。
气道湿化
雾化器雾化吸入
从雾化的温度分有加温雾化和非加温雾化。
加温雾化(接近 37℃)能避免吸入气温过低所引起的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的缺点,从而充分使气管、支气管扩张湿化, 具有较好的改善肺通气的作用。
在雾化液中加入因热而减低药效的抗生素等药物时,则不能用加温雾化法。但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定植于管道内的细菌会随吸入气流形成的气溶胶进入气道后,可直接寄植到患者下呼吸道而引发感染。故雾化器的消毒工作医务人员要更加重视。
气道湿化
间断给药法
临床上通常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 3~5 ml,脱去针头将湿化液直接注入气管内,但此法由于一次气道滴药量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