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丁为祥著.pdfVIP

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丁为祥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张载是关学 的开创者 ,也是宋 明理学 的奠基人 。 在 理学 中,其 规模之 大、义 蕴 之深、造道 之 勇 ,可 能只有 朱子方可 比拟 。所谓 “稽天穷地之思”、 “苦心极力之 象”,正是就其气象之博大与理论之艰深而言的。这给 张载研 究带来 了一定 的难度 ,加之理学 中宗主之争 的 阴影与研 究 中各种定势 的影 响 ,从而使其哲学 的性质 显得扑朔迷离、聚讼难辨 。从一定意义上说,理学研究 中人们分歧最大的看法 ,往往集中在张载哲学上 。 就研 究来说,自张载去世、三 吕东入洛 阳起 ,张载哲 学就 已经进入研究的系列 。但是,由于二程与张载的继 起关系以及理学探索重心的 递,加之学派间宗主与正 统地位 的争夺 ,这就使二程及其弟子对张载表现 了过多 的不满与批评 。这些批评不仅直接影响到朱子的看法 , 甚至在现代的张载研究中,还能依稀看到它的影子 。 ①二程 曾批评张载说 : “道 ,一本也 。或谓 以心包诚 ,不若 以诚包 心;以至诚 参 天地 ,不若 以至诚 体 人 物 ,是 二 本 也 。”(《二程 集》,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二程的批评表现了关洛之 学在天人关系上不同的出发侧重 ,但 由此之后 ,二本或气性二 本便成为对张载的定评 。到了现代 ,各种二本说 、内在矛盾说 以及事实与价值 的相混说,实际都源于“二本 ”的批评 。 第 2 页 在理学中,朱子与张载是最具 “亲和性”的一位思想家 。其心 性论、格物致知论 ,都有继承张载 的思想成分 ,而其理气论 的宇宙 论规模与客观 向度 ,则直接导源于张载 。不过 ,虽然朱熹对张载也 作 了尽可能的吸取与表彰 ,但 由于他 以二程为宗主 ,其本体规定也 直继二程 ,所 以在气化宇宙论上 ,他也要绕道周敦颐那里继 “香 火”,由此可见张载对程朱理学宗主地位 的威胁 。 朱子 以后 ,张载在理学中的地位基本定型 ,而张载哲学的本体 意识与宇宙意识 ,也都被程朱或取代 、或压抑 、或改装 了。直到明 中叶,罗 钦 顺、王 廷相 才 沿 朱 学 的进 路 ,以张 载 的理(虚 )气 关 系开 始 了反 向的思考;于是 ,到 了王夫之 ,便有 《张子正蒙注 》之作 。与 程朱相 比,王廷相、王夫之则走了一条相反的路线 ,程朱是继承张 载 的本体意识 ,贬斥或改造张载的宇宙意识 ,而王夫之则从弘扬张 载 的宇宙意识出发重新规定本体 。所 以王夫之认为 , “张子之学 , 无非 《易》也,即无非 《诗》之志,《书》之事,《礼》之节,《乐》之和,《春 秋》之大法也,《论》、《孟》之要归也。”(《张子正蒙注 序论》)在王夫 之看来 ,理学 中只有张载哲学是 “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 如 皎 日丽 天 ,无 幽不烛 ,圣 人 复起 ,未有 能 易焉 者 也 。”(同上 )这 显 然是与程朱反其道而行之 。 平心而论 ,张载虽然不像程朱所压抑 的那样低 ,但王夫之 的评 价却确实有对程朱逆反 的心理 因素 。这是一种反弹 、纠偏或矫枉 过正 ,而真正 的张载则有可能正处于二者之 间的中点上 。只是 由 于人们无法摆脱各种心理定势 ,才使得对这一 “中点”的揭示如此 困难 。 新文化运动 以后 ,当人们再度进人理学时,一下子就剥掉 了程 门弟子加于张载 的各种不实之辞,而 “濂洛关闽”的排序也得到了 彻底 的更正 ,加之会通 西学 的需要 ,故而张载 的“稽 天穷地之 思 ”也 得到了一片赞扬声 。其实 ,对于张载来说 ,这只具有外在的意义 。 第 3 页 因为其哲学的深刻性及其价值 ,主要表现在其理论所蕴含 的问题 上 ,如果不能准确地揭示其理论中的哲学 问题 ,那么,外在的赞扬 与压抑就都处于不相干的地位 。 年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处于隔绝 的状态 。由 于双方都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