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城岭煤业2018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VIP

盘城岭煤业2018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 xxxx煤业 2018年度瓦斯防治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二〇一八年二月八日 措施名称 2018年度瓦斯防治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职务 姓名 职务 签名 矿长 技术科 总工程师 调度指挥中心 安全副矿长 安监处 生产副矿长 机电设备科 机电副矿长 地测防治水科 通风副矿长 一通三防科 生产副总工程师 防突办 机电副总工程师 专业化瓦斯治理队 通风副总工程师 编制 审批意见: 2018年瓦斯防治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 概 况 一、矿井概况 1、井田位置 xxx煤业位于沁水煤田东部,地跨晋东南地区武乡与晋中地区左权两县。北起左权县城南清漳河西源与和顺矿区相接,南至武乡县温庄与襄垣矿区毗邻。 2、地质构造 1)地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厚约198m。其中,太原组(C3t)含煤地层平均厚度119.77m,共含煤7层,编号为7、8、9、11、13、14、15号煤层,平均厚度7.84m,含煤系数为6.55%,含煤性一般。山西组(P3s)含煤地层平均厚度76.20m,共含煤3层,为2、4、5号煤层,平均厚度1.97m,含煤系数为2.59%,含煤性一般。 2)地质构造 区域位于太行山西麓,大地构造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中段,即太行山隆褶带。区域构造总的为北北东向,倾向为南西西缓倾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12~25°,局部可达 30°。较大的褶曲有范家岭向、背斜,位于矿区西部,轴向大致为北北东,两翼倾角平缓,区内断层稀少,较大的断层有洪水正断层,走向北北东,最大落差55m。另一条逆断层走向北北东,落差15m,此外,区域内发现5个较大的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 井田位于和顺矿区南端,地处晋(城)~获(鹿)断褶带北端西侧、武(乡)~阳(城)凹褶带的东部。位于大佛头向斜东侧与后窑背斜西侧之间,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向、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8~10°,地面基岩露头局部地段可达15°以上,现将主要构造叙述如下: ①大佛头向斜 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处,延伸区外至七里、李家垴,向北延伸。区内延伸长度约3km,向斜轴南段为北10°东,局部达15°以上,两翼地层倾角8-13°,局部达22°。 ②后窑背斜 位于井田东部边界外,轴向与大佛头向斜基本平行,为北29°东。因第四系掩盖,区内大部分地段属推测,轴部宽缓,两翼对称,其地层倾角10°左右。 ③断层 井田内小断层较发育,据历年来的开采井下揭露断层4条。 ④陷落柱 井田内有两个陷落柱,在4号煤层开采过程中揭露一个陷落柱(X1)其面积约2006m2;据《山西省左权县xxx煤矿矿井补充勘探报告》中,3-1号钻孔,孔深410.50m,(K2石灰岩以下)~481.00m(见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灰岩),岩芯极为破碎,无正常煤、岩层,属陷落柱(X2)特征,呈椭圆形,长轴约180m,短轴约98m,面积约14951m2。井田内未见岩浆岩侵入。 综上所述,井田内构造复杂程度总体上属简单类型。 3、煤层赋存 井田内可采煤层只有两层,其中山西组一层,即4号煤层;太原组一层,即15号煤层。其他煤层均不可采,除115号煤层在2-1号钻孔中有1.20m厚的可采点外,其他不可采煤层均无可采点。 4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煤层厚度0.60-2.05m,平均1.43m,为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或细砂岩,伪顶为炭质泥岩,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粉砂岩。 井田内4号煤层厚度西北部最高,由南西、北东两个方向,向中间逐渐增厚的趋势;由南东向北西逐渐增厚趋势。 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上距4号煤层约143.98m。煤层厚度2.15-6.92m,平均5.66m,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含0-2层夹矸,夹矸厚0.35-0.90m。煤层结构较简单。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粉砂岩;底板为黑色泥岩或铝土质泥岩。 井田内15号煤层厚度由北西向南呈逐渐增厚的趋势。煤层倾角在12-25°。 可采煤层赋存特征表 含煤地层 煤层编号 厚度 最小-最大 平均 (m) 间距 最小-最大 平均 (m) 结构 (夹矸数) 稳定性 可采性 顶板 岩性 底板 岩性 山 西 组 4 0.60-2.05 1.43 154.22-28.20 143.98 简单 (0) 稳定 大部 可采 砂质泥岩 泥岩 细砂岩 泥岩 粉砂岩 太 原 组 15 2.15-6.92 5.66 较简单 (0-2) 稳定 全井田可采 砂质泥岩 细、粉砂岩 泥岩 铝土质泥岩 4、煤质 (1)物理性质:4号煤层黑色、半光亮型煤,块状为主,部份粉状。煤岩成份以亮煤为主,镜煤及暗煤少量。玻璃光泽,条痕为浅黑色,断口阶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