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探索心智
不知你是否 曾经对于你 的心智是如何工作的感到过惊奇 ?人
们每天都要完成各式各样的心理任务 :在工作和学习中解决问题,
对个人生活作出决定,对所知道 的人的行为给予解释 ,以及获取
各种新的概念 。认知科学的主要 目的就是要去解释人们是怎样完
成这各种各样的思维活动的。我们不仅要对各种 问题求解和学习
的过程进行描述,还要对心智是怎样去执行这些操作的给出说明。
理解心智如何工作对于许多实践活动来说都至关重要 。教育
工作者需要 了解学生思维活动的本质 ,以便寻求更好 的方法来进
行教学 。工程师和其他设计人员则需要知道他们的用户在有效或
无效地使用他们设计的产品时是怎么想的。通过反思是什么使人
变得聪明,我们可 以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具智能。而政治家和决策
者们如果能理解与他们打交道的人们的心理过程 ,他们将会取得
更大 的成功。
然而对心智的探索实非易事 ,因为我们不可能剥开一颗心智
来看一看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千百年来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将
心智作了各式各样的比喻,例如将它比作一张 白纸 ,在上面做各
种印记 ;或是一种液压装置 ,由各种力来操作它;甚至将它比作
电话开关板 。近半个世纪来 ,更新的、富于启发性的比喻来 自于
各种新型计算机的发展 。许多 (但不是全部 )认知科学家都将思
维视作一种计算 ,并采用计算隐喻来描述和解释人们是怎样学习
和求解 问题 的。
第 2 页
你所知道 的是什么 ?
在 同学们进入大学后 ,除了课程 内容之外还有许多东西是需
要了解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将要学习的课业千差万别 ,但对于大
学是如何运作的都需要有所了解 。如何选课 ?课程什么时间开始 ?
哪些课程好而哪些课要尽量避开 ?要获得学位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从一栋教学楼到另一栋哪条路径最优 ?校园里的其他 同学是怎样
的?哪儿是欢度周末的最佳场所 ?
这些 问题的答案会成为大多数学生脑海 中的一部分 ,但这是
怎样的一部分呢?大多数的认知科学家都认为心智中的知识是 由
心理表征 ( )构成的。大家都熟悉各种非心
理表征 ,比如说印在本页上的词语 。在这里我就用了 “本页”一
词来代表你正在阅读的这一页 。同学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形象化
的表征 ,例如校园和教学楼的地 图。为了说明像学生对大学的了
解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 ,认知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心理表
征方式,如规则、概念、表象 )和类 比。学生要了解的规
则有“如果我要能毕业 ,那么我必须选够 门本专业 的课程 ”。他
们会增加一些新的概念 ,例如像使用 “小鸟”、 “米老 鼠”或是
“香肠 ”这样一些词汇来形容一 门特别容 易的课 。为 了从一栋楼房
转到另一栋楼 ,一幅校园布局的心理表象或图片将是十分有用的。
在选修了一 门特别喜欢的课程之后 ,可能还会选择一 门类似的课
程来学习。通过与校园里不同专业的同学接触 ,心 目中可能会形
成关于某种类型的学生的模板( ,尽管很难准确地说出
究竟是什么构成 了这样一些模板 。
学生掌握这样一些有关校园生活的知识并非只是为了积累信
息。作为学生要面对很多的问题 ,诸如如何学好各 自的专业 ,
样拥有合宜的社会生活,以及怎样在毕业后找到工作 。解决这些
问题就需要与心理表征打交道 ,例如作出 “为了能够毕业还必须
第 3 页
再 修 门课 ”这 样 的推 断 ,或 是 作 出 “千 万 别 再 选 梯 迭 姆
)教授 的课 ”这样 的决定 。认知科学提 出人们 是通过在 心
理表征之上运行心理程序 ( )而产生 出思维和行
动 ,而规则和概念这些不 同类型 的心理表征则支持不 同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