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本科班西医内科学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级成人高等教育中医本科班 《西医内科学》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病例一:杨××,男,56岁。主诉:发作性胸痛5天,阵发性呼吸困难2小时。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感胸骨后隐痛,范围约手掌大小,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疼痛无缓解,疼痛向左肩及左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大汗,到当地医院就诊,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溶栓,2小时后疼痛减轻;2小时前解大便用力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强迫坐位,伴大汗、烦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经抢救好转,准备行PTCA及支架术。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有20年吸烟史,20支/日,无嗜酒。体格检查T 36.5℃,P 138次/分,R 40次/分,Bp 160/100mmHg。自主体位,神志清楚,口唇发绀,皮肤黏膜无黄染;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为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尤以肺底明显;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侧0.5cm处,范围约2.5cm2,心浊音畀稍向左扩大,心率138次/分,律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P2亢进,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四肢脉搏搏动对称良好,周围血管征阴性。辅助检查(1)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不偏,Ⅱ、III和aVF导联见病理性Q波,ST段在等电位线上,Ⅱ、III和aVF导联的T波倒置。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0×109/L 、N 0.78、L 0.22;尿常规:蛋白尿阴性;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CK)120 U,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16 U,乳酸脱氢酶(L DH)526 U,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520 U,心肌肌钙蛋白I(cTnI)2.5ng/m1;生化:血尿素氮(BUN)4.6mmol/L,肌酐(Cr)12umol/L;肝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 (3)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室短轴面后内侧乳头肌回声增强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室流入道可见收缩期反流面积6cm2,提示二尖瓣前乳头肌功能不良,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 (4)胸部X线片:肺血管影边缘模糊不清,肺门中央部分透亮度低而模糊,两肺门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大片云雾阴影如蝴蝶状,呈肺淤血表现。 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例二:丁×,女,37岁。主诉:发作性心悸18年,加重半年。患者有阵发性心悸发作病史18年,每年发作10余次,每次发作前均无明显诱因,心悸发作的特点为突发突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开始发作时自己诱发恶心或压迫眼球后可终止发作;近半年以来心悸发作比较频繁,且发作时伴胸闷、出汗及头晕,需静脉注射“心律平”等药物方可终止发作,但无黑矇及意识丧失。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肺部疾患等其他病史,无外伤手术史和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 36.4℃,P 80次/分,R 20次/分,Bpl20/70mmHg。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颈软,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和颈动脉异常搏动;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心尖搏动点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搏动范围为2.0cm2,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周围血管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 (1)心电图:窦性心律,QRS波起始部分粗钝(称Δ波),预激综合征A型,PR间期0.08秒,Vl~V3导联继发性ST-T改变;发作时心电图,异位心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67次/分)。 (2)实验室检查:PT-INR(凝血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1.07,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电解质均正常。 (3)胸部X线:双肺野未见浸润性病变,心外形正常。 (4)超声心动图: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各瓣膜回声及开放尚好,CDFI(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轻度二尖瓣反流。 请提出诊断与治疗原则 病例三:黄××,男,37岁。主诉:发作性喘息、咳嗽10余年,再发加重7天。患者于10余年前淋雨后出现喘憋,喉中发出喘鸣音,有呼吸困难和窒息感,伴流涕、咳嗽,咳白色粘痰,在当地医院予“青霉素”、“氨茶碱”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此后每年均反复发作喘息、咳嗽,常于3~5月份多发,自服“氨茶碱”治疗有效。半年前就诊后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遵医嘱开始规律使用“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和口服“缓释茶碱片”治疗,仍有间歇咳嗽、气促和夜间轻度喘息。7天前感冒后,上述症状再发,白天及夜间均发作气促、咳嗽,活动后明显,吸入“喘乐宁”可缓解,无发热、脓痰、盗汗等症状。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史,家族中其母亲有支气管哮喘病史。体格检查T 36.5℃,P 98次/分,R 22次/分,Bp 115/75mmHg。发育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