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学新探-王葆玹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引 论 关于老庄之学,国内外学界已有无数的论著,再写一本 《老庄学新探》,容易被指责是无谓之举。然而,近三十年间有 大量的佚失文献 出土,其 中的郭店楚简 《老子》、马王堆 帛书 《老子》、阜阳汉简 《庄子》等,是老庄之书的最珍贵的写本;而 马王堆帛书 《易传》、《黄帝四经》、河北定州汉简 《文子》及郭店 楚简 《语丛》等,也都与老庄之学间接有关。综观这些新材料, 可 以看 出关于老庄之学 的旧的解释体系 已有 了根本性的欠 缺 。例如,过去人们往往强调从黄老之学到老庄之学的一贯 性,而当看到马王堆 帛书 《黄帝四经》关于刑名和法术的议论 时,会觉得有一种与老庄之学大为不同的道家学说 曾在历史 上流传,这种学说与老庄之学的巨大差异,使先秦时期有没有 统一的道家学派这一点成了疑 问。又例如,《周易》一直被看 成是儒家的经典,谈论老庄的著作一般不包括 《易》学的内容, 而当看到马王堆帛书 《系辞》与今本 《系辞》的重大差异之时, 会觉得 《易》学也许不是纯粹的儒家学问,有一种迄今不被学 人所了解的道家 《易》学可能在古代流行过。新资料的出土, 不仅使关于老庄之学的解释体系发生了动摇,也使当代的文 化建设深受影响。如学界一些人 曾致力于 “新道家”的构成, 希望与当代新儒家并存,以形成更为丰富和更有活力的中国 第 2 页 文化格局。而当大家惊奇地看到郭店竹简 《老子》的异文时, 意识到早期的儒道关系竟完全不同于学人过去的设想,于是 一种新的研究工作便被提到 日程上来:对道家的起源和流派 必须重作探讨和梳理,对 以往的 “新道家”的构架必须加 以 修正 。 首先,我们必须对 以往关于道家起源的种种推测进行反 省,一方面放弃那种将道家溯源于母系 氏族公社时期的作法, 另一方面又必须杜绝那种关于“先秦无道家 ”的想法。郭店竹 书 《老子》显示出早期的儒道关系是温和的、互补的,儒道两个 系统很可能是同时产生,并且有可能是出自同一的根源 。假 如不联系儒家的情况而将道家溯源于唐尧以前,恐是冒险的。 另外,孔子 以后的儒者分散到不同国度,各有不同的传承谱 系,在 战 国晚期终于形成“儒分为八 ”的局面 。与此相应 ,道家 的学者也一定会分在各 国,形成不 同的流派。实际上,先秦道 家大概从未形成统一的学派,其构成的形态较之儒墨似更为 松散 。正 由于是松散 的、不统一 的,先秦文献才未 出现“道家 ” 这个名称。 谈论先秦道家的松散和不统一,并不意味着绝对地否认 先秦道家的系统性或体系性。由于考古资料的支持,我们可 以坚信在先秦道家的黄老和庄老两个流派的内部,各有其经 典方面的系统性。在齐国盛行的黄老之学,除以 《黄》、《老》两 书为经典之外,还尊崇 《周易》,如果说有一个“黄老易”的系统 贯穿于黄老之学的历史上,大致上不会有错。而在宋楚流行 的庄老之学,实际上也含有 《易》学的成分,假如推测在这学派 的内部有一个“庄老易”的经典系统,那绝不会是很 冒险的说 法 。提起“庄 老 易 ”,便会 联想 到魏 晋 时代 的“易老庄 ”。而 一 第 3 页 旦实现 了从“庄老 易”到“易老庄 ”的贯通,便会震惊于一种时 代通学的凸显,这种学 问在战国中晚期属于道家庄老一系,又 因兼治 《周易》而与儒家等学派相沟通。这种学问在魏晋时代 兼有儒道两家 的色彩,它的本体之学更接近于道家,它的圣人 观念和经传的观念更接近于儒家。道家本与儒家同源,演变 到魏晋时代又与儒家融合,成为玄学。唐代兼崇 《易》、《老》、 《庄》及 《文子》等,分用王弼、郭象等人的注释,实为玄学史上 的高峰。 一  儒道 同源新论 道家起于何时的问题,与儒家的起源 问题密切相关,不能 不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刘歆等古文经学家 曾提出一种假说, 以为道家出于史官,儒家出于司徒之官,这一假说的思想背 景,是儒道两家相互敌对,道不 同而不相为谋 。而根据郭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