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设计 西安市昆仑中学 韩哲锋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 刚 学习目标 1.提升筛选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思路、探究归纳主旨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等理性精神和敬畏自然的人文情怀。 学习重点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学习巧妙的结构方式。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学习难点 1.分析文章结构思路、探究归纳主旨的能力,即披文入理的能力。 2.(依据课堂情况而定)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探讨归纳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裸露(lù) 戈壁滩(gē) 无垠(yín)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边缘:沿边的部分。 无限:辽阔无边。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 3.阅读全文 圈点勾画精彩语句和疑难问题 新课导语 在新疆有一处著名的遗址—— HYPERLINK /item/%E6%A5%BC%E5%85%B0/524 \t _blank 楼兰国(后改名鄯善),它位于新疆 HYPERLINK /item/%E7%BD%97%E5%B8%83%E6%B3%8A \t _blank 罗布泊西北。据《 HYPERLINK /item/%E5%8F%B2%E8%AE%B0%C2%B7%E5%A4%A7%E5%AE%9B%E5%88%97%E4%BC%A0 \t _blank 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著名的“城廓之国”, 人口众多,贸易往来不绝,一直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它东通 HYPERLINK /item/%E6%95%A6%E7%85%8C/6143 \t _blank 敦煌,西北到焉耆、 HYPERLINK /item/%E5%B0%89%E7%8A%81 \t _blank 尉犁,西南到 HYPERLINK /item/%E8%8B%A5%E7%BE%8C \t _blank 若羌、且末),在古代 HYPERLINK /item/%E4%B8%9D%E7%BB%B8%E4%B9%8B%E8%B7%AF/434 \t _blank 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公元400年(就是5世纪初),高僧 HYPERLINK /item/%E6%B3%95%E6%98%BE \t _blank 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只留下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 今天我们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看看罗布泊与“楼兰之谜”是否有某种必然的关联,在学习中能获得哪些教训和启示。 自学导读 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将题目中的“消逝”改为“消失”? 2、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描绘一下“仙湖”的景色。 3、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仙湖”何时消失? 4、请勾画文中的时间点,在时间轴上标示罗布泊各阶段特征、以及塔里木河、胡杨林的情况,分析“仙湖”消逝的原因。 《汉书·西域传》(成书于公元80年)——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 ———4世纪——————————————————20世纪20年代——30年代——1952年——70年代————2001年 5、文中描写胡杨林的情况有什么意义? 进一步直观鲜明地地说明环境恶化带来的苦果。号称“绿色长城”,生命力及其旺盛的胡杨林尚且如此,人何以堪?(楼兰古国的消亡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无关系。) 6、结尾写青海湖和月牙泉的文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由点及面,批评人对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一地一时的偶然事件,而是多地多时的悲剧。强调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还是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7、本文的结构和思路有什么特点? ——纵横交织,以时间为纵线,各阶段的特点为横线,互相比对,突出问题的根本 ——由表及里,现象,罗布泊——原因,塔里木河——恶果,胡杨林 ——由点及面,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说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开篇设置悬念,渲染神秘色彩,引起阅读的兴趣 8、阅读中的疑惑: 合作探究 1、①为什么数千年历史并没有根本性地改变罗布泊,而“问题出在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