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波月一潭镜开低漾碧树密暗tiA-微觉云容澹都教水气含浮光连远
文体研究 :官人文学特色
八韵》一首:
万刊*秋色,临湖妙境参。宵中偏朗照,象外总虚涵。凉意烟三径,清
波月一潭。镜开低漾碧,树密暗tiA-.微觉云容澹,都教水气含。浮光连远
诸,倒影浸层岚.地势分吴越,江声接褚盒。滚洲饶淑景,调幕圣功覃.
一二联点题,随出官韵 “涵”字。三联写 “湖”,四联写 “色”,五联写 “虚”,
六七联笔势宕开,写 “万象”,八联承 “万象”颂扬圣恩,局度开阔。首联、末
联可以不对,中间各联皆为工对。整首诗语气温和,四平八稳。
试帖诗由于受韵的限制,t匕A股文还难作,也更没有味道。韩芙 有《怀堂文
稿》卷 3 徐《大临诗序》云:“诗莫盛于唐,而应举之诗之工者亦罕矣。其传者
率兴寄高远,即目以自鸣,不假是以梯荣,特激于其才之不能忍而然也。”他指
出应举之诗难工的原因,在于其功利性太强,不是出于自然的感发,而是无病呻
吟,勉强成篇,用来博取功名的。
试帖诗,对于士人今后伴君护驾时写应制诗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在苏州状元
的文集中,大部分都收有恭和皇帝御制诗的应和之作,如申时行 赐《闲堂集》卷
1有 禁《中牡丹应制》一首云:“一枝红艳百花王,独领春风入建章。丽色故浮
青玉案,繁香分扑紫罗囊。移来霄汉承膏露,散作云霞捧太阳。私恭禁林供睿藻,
幸同群卉沐恩光。”又如彭启丰 《芝庭诗稿》卷4 恭《和御制登盘山天成寺江山
一览阁二首》之一:“奇峰叠作峻酮胜,组宇松林杳不分。马度悬崖千初合,龙
盘飞雨半空闻。东回沧海涛声壮,北护燕关树影纷。地轴微茫归佛界,长留宝翰
丽星云。”前几联或叙述或描写,末一联颂扬,正是试帖诗的写法。
第三节 官人文学在文学史上之意义
科举,作为一种选官制度而与文学联系起来,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科
举考试,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一种文学考试;举凡诗赋、策论、经义、八股,
都是一种文学化的形式。文学在中国处于一个崇高的地位,这种现象,与中国文
化悠久的尚文传统有关
中国是一个礼文化的社会,礼的传播和继承依靠语言,礼文化的贯彻最终决
定于语言所显示出来的力量,这样,有助于完善语言的艺术— 文学,也就成了
最高贵的事业;而士,正是礼文化的承担者,因此,以文取士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的事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在中国社会的功用,主要在于礼文化的继承与
传播,或曰 “明道”、“载道”、“传道”,因此,文学在中国的第一要义乃是 “服
务”,而非抒情.文学在中国的崇高地位实肇因于此。
文体研究:官人文学特色
千百年来,中国文人自觉地置自己于这一使命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这种基于超我意识的神圣感,赋予文学以精神上的崇高
地位;而以文取士的科举制,则赋于文学以世俗上的崇高地位。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建中国礼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切书写,都是在这一背景下
的涂抹,抽去这一背景的任何研究,都只能是细节的研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中国古代文学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一种基于大众立场上的 “述说’,,而非源于个人
意志的自由 “书写”。八股文的代言体,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代圣人立言,这
是中国文化千年传承不绝的原因所在,也是中国个人话语缺失的原因所在。
科举制与文学的结合,使它不仅具有选举的功能,而且具有了教化的功能。
礼文化是中国封建国家的立国之本,综观中国科举的历史,考试的形式可以变化,
但其内容基本一致,可见其重点之所在。科举制的消亡,与其归咎于八股文,不
如说是中国礼文化在西方坚船利炮下的崩溃,而礼文化一旦崩溃,赖其维持的封
建国家自然也长久不了了。
中国官人文学的产生,即在于礼文化的内在要求,因此也就更能体现中国古
代文学 “服务”的特性。研究官人文学,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这一特性的认
知,并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书写平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明清的八股文,是中国官人文学发展的极致,在明清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陈柱先生在 《中国散文史》中说:“明清两代,实可谓为以八股文
为文化之时代焉。”,
就有明一代而论,诗文的发展,经历着三个重要阶段。黄宗羲 《明文案序》
谓:“有明之文,莫盛于国初,再盛于嘉靖,三盛于崇祯。”《明史 ·文苑传序》
对其源流有简要概括。在评价明初 “蔚然称盛”的文运之后,指出:“永、宣以
还,作者递兴,皆冲融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DOC
- 毛竹的形态学特性超微结构及木素分布.PDF
- 毛竹林森林浴对小白鼠自发行为的影响-林业科学.PDF
- 比照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表.DOC
- 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迁移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关系-中国科学院大学.PPT
- 气切病患气喘急救处理案例报告-社团法人中华紧急救护技术员协会.PDF
- 氟伐他汀对幼兔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LOX一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水城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DOC
-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提纲.DOC
- 水平测试分布-香港专业普通话学校.PPT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古诗词背景知识拓展试题).docx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物理试卷.docx
- 2025年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通用题库基础强化版——安全文化理念与行为规范题.docx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物理试卷.docx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高三英才班下学期物理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