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 刘宏元 何谓“经济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 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连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不要滥用“新常态” 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内涵 第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 第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是什么都往里装。 第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 “供给侧改革” 很火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习近平(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 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习近平(2015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何谓“供给侧改革”(供给经济学的中国版本)? 简而言之,就是从长期以来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刺激的经济政策,转向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一方面改善供给的有效性,特别是改善教育、医疗、养老和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激发企业活力,鼓励投资和创新,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目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1) 从供给侧看 一方面,中国告别了原来普遍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进入到普遍的供给过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阶段;另一方面供给的结构性严重失衡,总体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制造型和房地产供给过剩、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供给不足。 中国目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2) 从需求侧看 一方面,人们日益注重消费的质量和个性化,从追求“吃得饱、穿得暖”转变成“吃得好、穿得美”;另一方面,人们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得不到海外购买奶粉等基本生活用品(造成需求外溢),尤其面临着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新三座大山”的困境。 “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三大动力”的消失和消退 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楼市红利的逐渐消失 “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2) 中国经济目前需要克服的“三座大山” 一是产能过剩的大山 二是债务高企的大山 三是资产泡沫的大山 “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3)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空前严峻的“三大风险” 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风险 二是美元回流的风险 三是全要素生产率负增长的风险 “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4) 中国社会目前面临 “三期叠加”的挑战 第一期是“经济增长换档期” 第二期是“结构调整阵痛期” 第三期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5) 中国经济的“三大支撑” 第一,城镇化支撑。53% 第二,外汇支撑。3.5万亿美元 第三,人口红利的支撑。700万大学生/年 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下行的直接原因(表面原因)来自于需求疲软(需求侧),但根本原因(深层原因)在于供给侧的结构失衡(供给侧)。即产业结构升级不足和产业劳动生产率结构性失衡是导致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增长乏力的深层次原因。 “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和重点 改革的根本 通过改革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改革的重点 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创新(1) “新供给”研究中的“破” 第一,指明主流经济学理论认知框架的不对称性。 第二,直率批评经济学主流教科书和代表性实践之间存在的“言行不一”问题。 第三,直陈政府产业政策等供给侧问题在已有经济学研究中的薄弱和滞后。 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创新(2) “新供给”研究中的“立” 第一,经济学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 第二,正视现实而加强经济基本理论支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第三,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应各有作为并力求合作。 第四,制度供给应充分地引入供给分析,从而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认知体系。 新供给经济学的政策主张(1) “八双” 第一,“双创”——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和大力鼓励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二,“双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产业优化。 第三,“双减”——加快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和大幅度地减少审批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