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1遥感的概念遥感广义概念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DOC

概论1遥感的概念遥感广义概念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概论 1.遥感的概念 遥感广义概念: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科学定义: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目前,主要有两个研究领域:遥感技术研究和遥感应用研究 2.遥感的特点 宏观性、综合性:覆盖范围大、信息丰富。一景TM影像为185×185平方公里;影像包含各种地表景观信息,有可见的,也有潜在的。 多波段性:波段的延长使对地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 多时相性: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6.遥感的分类 按遥感对象分:(1)宇宙遥感,以外太空其它星体为感测对象(2)对地遥感地球表层环境——环境遥感;在环境遥感中若地球表层资源为对象称为资源遥感 按遥感平台分:(1)航天遥感平台H80km 火箭、人造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等(2)航空遥感平台H80km 普通飞机、气球、飞艇等(3)地面遥感遥感车、遥感塔、“远洋测量船” 按遥感媒介分:(1)电磁波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是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等(2)声波遥感潜水艇的声纳技术、探测珍贵鱼群的回游路线和迁徙规律(3)重力场遥感地质探矿,通过”g”值的变化来推断地层中是否有某种元素富积(4)地震波遥感 按遥感器的工作方式分:(1)被动遥感:遥感本身并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是被动接收来自于目标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等特征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 “无源遥感”,如中午拍照。(2)主动遥感:遥感器发射人工探测信号,到达目标后信号反射回来被传感器接收从而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如,夜晚拍照通常要在相机上装闪光灯。主要是“微波遥感” 按遥感所获资料的形式分:(1)成像方式遥感(能获得目标的图像Image,图形Graphics)a 摄影方式b 扫描方式(2)非成像方式(不能获得目标物的图像,常是一些曲线,如气象中温度辐射计) 按应用领域分:地质、农业、林业、草原、水文、测绘、环境、灾害、城市、海洋、大气、军事等 按遥感所利用的电磁波谱段形式分:(1)光学遥感:电磁波的辐射源:太阳和人工光源观测采用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区域,探测目标物的反射与散射特征(2)热红外遥感:电磁波的辐射源:目标物观测采用的电磁波波长范围:热红外,探测目标物的发射特征(温度与发射率)(3)微波遥感:电磁波的辐射源:目标物;观测采用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微波,探测目标物的后向散射特征(主动微波);发射率和温度(被动) 第二章遥感的物理基础 第一节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一、电磁波及其特性 3.电磁波(ElectroMagneticSpectrum ):交变的电场和交变的磁场交替激发,相互套环向远方传播的运动形式,就称为电磁波 电磁辐射:电磁能量的传递过程(包括辐射、吸收、反射和透射)称为电磁辐射。 5.电磁波的特性 1)电磁波是横波 2)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3)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这就是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的程度与电磁波的波长有关:波长愈短,辐射的粒子性愈明显;波长愈长,辐射的波动特性愈明显。 二、电磁波谱 1.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从左到右按波长增加排列为:宇宙射线—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微 波—无线电波和工业用波 2、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的特性 1)紫外线(Ultraviolet):波长范围为0.01—0.38μm(远紫外0.01-0.2;中紫外0.2-0.3;近紫外0.3-0.38) 2)可见光(Visible):波长0.38—0.76μm 3)红外线(Infrared):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 为了实际应用方便,又将其划分为:近红外(0.76—3.0μm),中红外(3.0—6.0μm),远红外(6.0—15.0μm)和超远红外(15—1000μm)。 4)微波:波长范围1mm——1m,微波又可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和分米波。 2)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雪、沙漠、湿地、小麦的光谱曲线 雪:雪的反射光谱和太阳光谱很相似,在0.4—0.6μm波段有一个很强的反射峰,反射率几乎接近100%,因而看上去是白色,随着波长的增加,反射率逐渐降低,进入近红外波段吸收逐渐增强,而变成了吸收体。雪的这种反射特性在这些地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沙漠:在橙光波段0.6μm附近有一个强反射峰,因而呈现出橙黄色,在波长达到0.8μm以上的长波范围,其反射率比雪还强。 湿地:潮湿地在整个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均较低,当含水量增加时,其反射率就会下降,尤其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