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PAGE
PAGE 70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目录
第一节沉积构造标志
第二节岩石结构和粒度标志
第三节岩矿成份和地球化学标志
第四节判别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
第五节古水流的判别标志及其环境意义
第一节沉积构造标志
一、沉积构造的概念及分类
二、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三、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
四、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一、沉积构造的概念及分类
沉积环境(相)分析:对指示环境的标志进行分析,与沉积环境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
成因标志:指具有成因意义,能反映其形成环境条件的各种特征。包括沉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化石、古生态、接触关系、沉积序列(剖面)以及沉积岩体的形态分布等,但概括起来可归属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三方面标志。
沉积构造:由沉积物的颜色、成分、结构的不均一性而形成的岩石宏观特征。其规模一般较大,多在野外露头上及岩芯中可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
根据其形成时间划分为:原生沉积构造和次生沉积构造。
根据沉积构造的成因性质可分为三类: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沉积物沉积时、沉积后不久、固结前形成的构造。能反映沉积时的沉积介质类型和能量条件。是判别沉积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生成的沉积构造,它反映成岩环境。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在流体流动、重力等物理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沉积构造(原生)。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由结晶、溶解、沉淀等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其中,大多数是在沉积物压实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属于次生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生物活动或生长而形成的构造(原生)。
二、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一)流动构造
(1)层面构造
1.波痕
2.细流痕
3.剥离线理
4.冲刷痕
5. 压刻痕
(2)层理构造
1. 层理构造的术语
2. 层理构造的类型
(3)再作用面构造
(二)准同生变形构造
(三)暴露构造
(一)流动构造
是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流动而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形成的构造。流动构造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沉积构造。
(1)层面构造
在沉积岩的顶面或底面上形成的构造。如: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压刻痕。
1.波痕
由水流、波浪或风的作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痕迹。
波痕形态要素
脊点(C,D):最高点
谷点(A,B):最低点
向流面:面向流动方向的缓倾斜面
背流面:背向流动方向的陡倾斜面
波长(L):相邻的两个脊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高(H):波痕的脊点与谷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波痕指数(RI):波长与波高之比(L/H)
对称指数(RSI):向流面水平投影长度与背流面水平投影长度之比(L1/L2)
波痕的内部构造及形成机理及实例
前积纹层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随介质能量的减弱和悬浮载荷的增加,前积纹层形态:直线型→切线型→凹型→S型
波痕的类型:
波痕的大小、形态、对称性、介质类型各有不同。按介质类型分为:
A.水流波痕;
B.波浪波痕;
C.干涉波痕和改造波痕;
D.弧立波痕;
E.风成波痕
A.水流波痕(由单向水流产生)
按大小,分4类:小型水流波痕、大型水流波痕、巨型水流波痕、逆行砂丘。
按波脊形态,分为5-6类:随水深减小和流速增大,直线形→波曲形→链形→舌形→新月形→菱形。
水流波痕按大小分为:
大型水流波痕:波长60~30cm,波高为6~1.5m,波痕指数大于15。主要产生于中、粗粒床沙中。
巨型水流波痕:波长大于30m,波高可达数米,波痕指数大于30。波脊以直线形为主,多分布在较深的浅海和大型河流中。
逆行砂丘:浅水急流(Fr1),其水面波形与底形波痕一致(属同相波),与一般波痕形成作用相反,背流面一侧侵蚀,向流面一侧进行堆积。所以实际上它是向上游方向移动的,故称为逆行沙丘。它多见于海滩、潮坪、河流环境。
B、波浪波痕是由波浪作用于床沙表面而产生的波痕,据其对称程度可分为:对称波浪波痕和不对称波浪波痕。
对称波浪波痕:是由水体振荡运动形成、流体质点在表面呈园形轨道,向下变为来回运动,反复作用结果形成“人”字形内部构造和对称形态。
不对称波浪波痕:是由水体运动时往复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在滨岸地区,由于水体运动受海底摩擦作用的影响,波浪向陆的速度大于向海运动的速度,故波痕形成方式和单向水流的波痕相似,内部只有一个方向的前积层。可以按直线形流水波痕的描述方法进行。
不对称浪成波痕和水流波痕的区别:①浪成波痕的波脊多出现分叉与会合的特点,水流波痕波脊则多中断并被别的脊代替;
②浪成波痕的波长多小于4.5cm,波痕指数(RI)15,而水流波痕的RI15,浪成波痕的对称指数RSI3.8,而水流波痕的RSI3.8;
③浪成波痕的前积纹层往往表现为成束的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年级语文上单元归类复习.pdf VIP
- ASME B18.29.1-2010 螺旋线圈螺纹插入-自由运行和螺纹锁定(英寸系列).pdf VIP
- 电力行业检查标准清单(发电部分).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川省渔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docx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卷1-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5单元全册打包期中期末复习.docx VIP
- 危大工程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清单(住建部2018第31号文).pdf VIP
- 2025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docx VIP
- L23R401 城镇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图集.docx
- GMP文件管理规程(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