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方法与程序.ppt

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方法与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收集资料 ①收集有关图区及邻区的地质工作成果,包括1:5~20万区测报告、1:5~20万水文地质调查报告、邻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矿产勘查报告、水文地质等专题科研报告,公开发表或内部交流的学术论文及有关图件、实际资料等;②收集航片、卫片及解译资料;③收集有关人文、经济、地理及交通概况。? (2)地形底图的准备 地形底图作为野外填图的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图的底图,公路工程地质调绘一般需要1:2000地形图及1:10000地形图。?? (3)航卫片的准备与解译 航卫片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地质构造信息,可以宏观地反映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区域地层分布规律及构造格局有重要的帮助,航片比例尺大,能清晰地反映各类地质体的分布特征。 (4)编制出初步的路线区域地质平面图、综合柱状图及地质构造纲要图。 (5)进行现场踏勘,组织策划,分析工程地质主要问题及对策,编制勘察大纲。 (6)进行地质调绘前,作业人员应集中学习相关资料,熟悉区域地质条件,认识沿线主要地质问题及调查重点、难点,并统一界定标准,包括地层岩性的界定、风化程度的界定等。 (7)野外专业工具的准备 记录簿、钢笔、铅笔、钢卷尺等 “三大件”、GPS、照相机等 样品袋(瓶)、标签、记号笔等 小刀、比例尺(中心已制定统一的比例尺)等 稀盐酸及其它常用试剂 观测线的布置 1)穿越路线:可根据不同的条件,选用直线平行推进法、交叉正弦曲线法和基点梅花状路线法等。 2)追索路线:一般采用直线追索法、波浪式追索法,采用波浪式追索法时,其点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3)以穿越路线为主,配合侧向追索。 ★专业特点: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受调绘区的限制,通常不便于完全采用区调的方法,而多沿路线展布方向行进,平行路线方向布1~2条观测线,或根据地形、地质特点采用“丰”字形或“之”字形观测线(高速公路受地物的限制,通常要求走4条纵线),充分利用冲沟、现有公路、小路等布线,对天然露头及人工边坡、基坑人工露头(断面)等进行观测,于陡崖、陡坎部位布置剥土工程,以最省的工程量揭露、查明地质体。 观察点的布置原则 应布置在地貌单元的边界、地层接触线、断层、地下水出露点、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体的界线、具有代表性的节理和岩层露头及大桥、特大桥、长隧道、特长隧道、高填深挖路段等部位。 密度应依据地质复杂程序定,不能平均等距布置,否则不仅将会漏掉一些有重要地质意义的观察点,还会布置一些无效的观察点。 观察点的标测方法 在地形图上标定观察点的位置必须力求准确,误差范围不能超过规范精度要求(图面上不超过1mm)。当地形地物标志明确时,可直接目测标定点位;否则需利用手持式卫星定位仪(GPS)定位或用罗盘交汇定位。对重要观察点,应于现场作标志,并进行实测上图。 观察与标绘程序: ①标定和描述观察点的位置; ②研究与描述露头地质地貌特征; ③测量和标定地质体的产状要素及其它构造要素; ④采集标本和样品,并标绘在手图和信手剖面上; ⑤向两侧追索和填绘地质界线; ⑥沿途连续观察和描述,测绘路线剖面图(照相、信手剖面图或素描图)。 地质填图野外记录格式 1.9 观测线与观察点的布置 1.9 观察记录与标绘 1.9 观察记录与标绘 产状:地层、接触关系、构造等产状 各类样品:要有系统编号、岩性、采样位置(米距); 素描图及照片:素描图要有图名、线比例尺、方位、图例等,照片要有编号、照相方位、内容或现象描述等; 产状要素及性质:地层层理、各类面理、线理、断层、韧性剪切带等; 接触关系:性质描述、依据描述; 特征、变质岩的组构特征以及变形构造、断裂构造、矿化特征等; 描述内容:岩性(详细)、沉积岩的基本层序、火山岩的岩相特征、侵入岩的组构 点南(西): 点 述:点北(东): 点 性:岩性分界点、岩性控制点、构造点等 位于 方位 米处 (地理位置) 点 位:X= Y= (坐标) 点 号: 沉积岩区地质点需记录的主要内容: (1)地层单位归属和岩性组合。 (2)单层内容: 名称:层厚规模+粒级+主要矿物+基本名称,厚多少米。 颜色:原生色、风化色。 单层形态:底、顶面清晰程度、几何形态(板状、透镜状、对称、凸凹)。 碎屑(含生物碎屑):对于粒度大于0.5mm的各级碎屑应自大而小逐级描述其具体形态、磨圆度、大小、分选性、排列方式、支撑性质、填隙物成分。 (3)重点接触界面特征及接触关系。 (4) 各类样品。 (5) 各类产状、素描、照片。 1.9 观察记录与标绘 熔岩区地质点需记录的主要内容: ①火山地层归属及岩性组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