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稿(理科用)3.9.1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与动力课稿新必修4-副本.ppt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稿(理科用)3.9.1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与动力课稿新必修4-副本.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如:矛和盾之间的生存的竞争,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课堂探究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桃花源”真的一点矛盾也不存在吗? 2、为什么“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 ?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 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首先 , 让矛盾与冲突引导我们进入这自欺欺人所谓 与世无争 的 世外桃源 。矛盾始于狭小的山口与开朗平旷的土地 , 曰 林尽水源 , 便得一山 , 山有小口 , 仿佛若有光 , 从口入 , 初极狭 , 才通人 , 复行数十步 , 豁然开朗 , 土地平旷 。 矛盾之 二 : 整齐的村落房舍分布在平地上 ,交错的小路相通 ,而只能听到鸡犬之声。曰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 矛盾之三 : 古今不分 ,内外无别 ,既避战乱 , 与世隔绝 ,不知有汉 ,何论魏晋 ,而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 矛盾之四 : 来通往塞 , 曰 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太守遣人往 ,寻向所志 , 遂迷 ,不复得路 。 桃花源四处迸发出矛盾的火花 , 诸如男与女、老与少、 山与水等 , 都充满着矛盾。它进一步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同时 ,在这里充分揭示了主人公入世而难展其志 ,出世归隐田园而又摆脱不了封建制度的桎梏 , 现实与理想之间、逃避与面对之间也存在巨大的矛盾冲突。既然是梦想构建成的封闭的世外挑源 ,也只能是 遂迷 ,不复得路 而终。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 能不能分别从三大领域举例说明?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时时有矛盾) 世界上有没有不存在矛盾的事物 讨论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含义 (1)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2)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 (2)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 教材:P70材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思考:材料中的事实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这是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c.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事物矛盾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你能认出这些漫画中的人吗? 这一组图片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不同特点 卖方 花言巧语、王婆卖瓜、软磨硬缠、迫不及待,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快地把商品卖出去。 买方 半信半疑、货比三家、挑三拣四、不慌不忙,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称心如意的商品。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B、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 C、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矛盾普遍性 马 矛盾特殊性 苹果 水果 植物 生物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水果 (共性) 贡梨 水晶梨 鸭梨 香梨 (个性)苹果 (个性)香蕉 …… (个性)梨 (共性) 结论: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例: (个性) (个性) (个性) (个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B、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A、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C、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