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口腔斑纹选择题.ppt
* * C 74、下述改变哪一个符合口腔粘膜下纤维变性的临床表现A、粘膜表面白色网状条纹B、粘膜表面暗红色斑块C、粘膜表面条索样损害,触诊坚韧D、粘膜表面白色斑块E、粘膜表面广泛糜烂 B 73、口腔粘膜下纤维变性可能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A、细菌、病毒感染B、槟榔子、辣椒子、烟草等长期刺激C、药物过敏D、胃、十二指肠溃疡E、内分泌紊乱 C 71、氯化喹啉常用来治疗A、天疱疮B、单纯疱疹C、盘状红斑狼疮D、白斑E、白色角化病 A 72、氯喹的主要副反应为A、不可逆性失明与耳聋B、心率失常,心跳骤停C、白细胞减少D、胃肠道反应E、肾肝功能损害 E 0、治疗唇部糜烂与脓血性痂皮时,首先应A、作出临床诊断B、作出病理诊断C、检查血常规D、检测免疫功能E、连续湿敷直至痂皮脱落 A 69、盘状红斑狼疮的淋巴细胞浸润特点是A、淋巴细胞浸润见于扩张的毛细血管周围B、固有层淋巴样滤泡形成C、粘膜下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D、基底膜下大量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E、固有层血管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 E 68、唇红损害容易造成出血的原因A、经常受到语言、饮食等功能性刺激B、上皮角化程度较差C、易受到阳光直接照射D、上皮无唾液湿润,表面干燥E、唇红粘膜乳头层非常接近上皮表面,又由于乳头层内血管丰富 B 67、唇部盘状红斑狼疮的白色放射状细纹位于A、盘状红斑的中央B、盘状红斑的粘膜侧C、盘状红斑的皮肤侧D、盘状红斑的四周E、盘状红斑的中央向皮肤蔓延 C 66、口腔粘膜盘状红斑狼疮的好发部位A、硬腭粘膜B、颊粘膜C、唇红粘膜D、舌背粘膜E、牙龈粘膜 E 63、口腔扁平苔藓的病理改变可概括为A、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伴粒层肥厚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C、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D、棘层、基底层或结缔组织内可见嗜酸性胶状体E、以上都是 D 62、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中年女性患者较多B、磨牙区颊区颊粘膜多见白色网状条纹C、白色网状条纹稠密区域较多发生糜烂D、损害多为单侧性E、皮肤、指甲、生殖器粘膜均可发生 C 61、赤斑是一种A、良性的炎症性红斑B、多形红斑的一种表现形式C、口腔粘膜癌前损害D、红斑狼疮的主要表现E、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表现 E 60、白斑在何中情况下应及早予以手术切除A、经久不愈,治疗后不消退者B、白斑区发生皲裂、溃疡C、白斑表面增厚显著,或基底变硬时D、活检证实是有癌前损害改变E、以上任何一项出现时 D 59、治疗白斑的首要措施是A、手术切除B、0.2%维甲酸溶液局部涂布C、维生素A口服D、除去刺激因素E、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D 58、下述哪一项病理改变可见于白色海绵状斑疽A、角化过度B、粒层明显C、棘层松解和上皮内疱D、上皮显著增厚,棘细胞肿胀,淡染E、结缔组织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E 57、白斑在镜下显示典型的上皮异常增生,表现为A、细胞极性消失B、异角化C、核深染,有丝分裂增加D、核浆比改变E、以上都是 D 56、白斑是癌前损害,在镜下显示典型的A、角化过度与不全角化B、颗粒层肥厚C、棘层松解D、上皮异常增生E、粘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 D 55、疣状白斑多见于A、唇红粘膜B、口角区颊粘膜C、舌腹口底粘膜D、牙龈粘膜E、硬腭粘膜 A 54、口腔粘膜出现白色斑块或白色网状条纹多由于A、上皮表层过度角化B、上皮萎缩C、棘层松解D、基底细胞液化变性E、粘膜下层非特异性炎症 C 53、白斑的临床类型A、寻常型、增殖型、叶型、红斑型B、光滑型、结节型C、斑块状、颗粒状、皱纸状、疣状D、皱纸状、海绵状、鳞片状E、萎缩型、肥厚型 C 52、皱纸状白斑多见于A、唇红粘膜B、口角区颊粘膜C、舌腹口底粘膜D、牙龈粘膜E、硬腭粘膜 D 50、对白斑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口腔粘膜上所发生的白色斑块都称为白斑B、白斑大小与癌变的可能性成正比C、皱纸状、疣状等表面形态象征癌前改变D、各型白斑发生溃疡是癌前损害已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标志E、白斑在临床上只表现为单纯的白色损害 E 49、口腔白色角化病与白斑的区别是A、前者病因多为机械性刺激因素,后者则为物理化学因素B、前者损害呈灰白色,后者呈白色C、前者损害大,后者小D、前者质软,后者质硬E、前者病理变化为单纯性的上皮增生,后者则为上皮异常增生 B 51、颗粒状白斑多见于A、唇红粘膜B、口角区颊粘膜C、舌腹口底粘膜D、牙龈粘膜E、硬腭粘膜 E 48、口腔白色角化病的病因是A、物理化学因素B、机械性刺激因素C、两种不同金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