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交流3--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ppt

表达交流3--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刻画人物心理“三方法” 1、幻觉梦境法。幻觉梦境的描绘,是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特殊形式,也是揭露人物心灵秘密的重要方法。梦是人们心理的形象化显现,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俗语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它不仅能表现、发展和深化人物现有的心理,还能暗示以后心理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性格。阿Q在土谷祠的绝妙的幻觉,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心思想的形象图解。 2、独白回忆法。有些心理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直接吐露或表现出来的。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应该而且必须抓这些片断,分析人物在想什么,为什么想,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后,有一段文字:“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一句自语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反映了他对革命的不理解。 3、直接倾吐法。写好人物的心理,最通常的方法是作者以叙述人的身份,从人物角度,直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剖析和评价。它既可表现人物此时此地的心绪,也能概括人物一段时间的内心变化。这种方法简便而直接、清晰而深刻。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后,课文对阿Q的一段心理描写就凸显了这一问题。 “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 Q更快意。” 这段文字道出了阿Q“神往”革命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举人老爷害怕,二是未庄的一群鸟男女慌张。从而可见阿Q对革命是如何的不理解,这也恰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后果。 (五)侧面描写见个性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若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借鉴实例:《陌上桑》 采桑女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分析鉴评:此段侧面描写,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的神态与动作,有力地表现了罗敷的貌美惊人。其实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的也是这个道理。 温馨提示: 侧面描写“四方法” 1、景物烘托法。景物烘托是指通过对与描写对象有关的时令、气候、地点、花鸟草虫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突出文章主题的一种描写方法。 2、他人反应法。人物的言行,别人看在眼里,听在耳内,反应在心中,要了解一个人,不妨去听听他人的反映。 3、别人介绍法。有些作品,主要人物并不出场,而文章又无处不在写他,这时便只有利用别人的介绍来表现了。 4、借人写人法。人们在一起生活久了,别人的言行就会在自己的身上产生影响,通过对受影响者的刻画就可以间接地表现影响他的思想品质。 父 亲 (2011河北高考满分作文) 父亲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他10岁丧父,13岁丧母,14岁独自从老家宁乡动身,一路打零工,历时近一年来到冀北。先是帮人看牛,后做区乡通信员,再到公安派出所当干警,最后调供销社工作。[总述父亲“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 老人又是一个命硬的人。1976年患颈部恶性肿瘤,死里逃生。1978年因血吸虫病引发肝硬化腹水,奇迹般康复。 1986年从家里新房子的二楼摔下,至脊椎骶骨骨折。2008年74岁,患带状疱疹等病,以为阎王有请,但最终化险为夷。现身体状况不错,经常骑着一辆除了铃子(没铃)全身都响的旧单车在城里穿行,买菜或者购些日用品、药品等;在家则承担他与母亲老两口的炊事工作。[概括叙述父亲顽强的生命力。以上两段从“面”上交代人物个性] 家父不善言辞,但他的三句话,我没齿难忘。 [过渡自然而又总领下文] 第一句话——“必须分清公家与私人!”这话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大姐经常到父亲单位上去玩。父亲是多年的商店经理,几乎每天打烊后,都要带领大家一起点数钱币及粮票、布票、油票、糖票、火柴票等有价证券。大姐总担心钱和有价证券会出问题,谁弄(在我们小镇,“弄”有乘人不备非法谋取的意思)一张到腰包岂不拐了?大姐好多次都想提醒父亲。有一天与父亲一起回家,她终 于把问题提了出来。不想她话一出口,从来性情温和的父亲脸色突变、雷霆大发,全然不顾是在小镇的大街上:“只有你有那样的坏思想!弄钱弄票是犯罪!你要好好地改造自己的思想,以后参加工作必须分清公家与私人,不然以后会成为国家的罪人!”[典型的人物语言]当时不到6岁的大姐被骂得措手不及、乌龟不眨眼睛,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