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化学技术教程1.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化学技术教程 (内部教材,仅供参考) 序 言 现代组织化学是介入细胞生物学、组织形态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已渗透和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学科。近几十年来,组织化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已产生了许多分支,而各类分支虽有特点,但都源于组织化学。因此,组织化学已成为医学生物学科研过程中必备知识之一。 为使广大生物医学青年教师、研究生、医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科生及有关实验技术人员尽快掌握组织化学基本技术,作者借鉴其他兄弟院校之经验,编写了简明的组织化学技术教程。由于时间仓促,有些知识未编入其中,有待完善。书中疏漏,不妥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穆长征 2019年10月 第一章???? 绪论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原理与技术,对组织与细胞的化学成分、化学反应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研究的科学,是介于这些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组织化学自出现以来,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与相关学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其中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是组织化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一、组织化学发展简史 组织化学是在组织学和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十九世纪,人们把显微镜与化学技术结合起来,开始观察组织中的化学反应。如法国植物学家F.V.Raspail(1826)介绍了植物花和果受精过程中的碘淀粉反应;M. Perls(1867)用普鲁士蓝显示出铁;A.N.F. Millon(1844)叙述了蛋白质反应; R. Fürnrohr(1850)论述了纤维素的氯锌碘法; Klebs(1868)和H. Stuve1872)用愈创木酯酊同脓作用产生蓝色证明组织中有过氧化物酶的存在;P.Ehrlich(1885) 发现了细胞色素氧化酶;R. Heidenhain(1868) 指出动质(ergastoplasm)—核糖核酸是一种嗜硷性物质,可被醋酸沉淀;F. Miescher(1873)利用甲绿对核染色质的选择性亲和力,分离出核染色质。 此间,金属盐法,硫化钴法,偶氮色素法,偶氮色素四唑盐法(tetrazolium salts method)以及磷酸化酶组织化学证明法等相继问世。特别是H. Scheldon和D. Brandes等人把电镜与酶组织化学结合起来,以金属沉淀法观察了酸性磷酸酶和硷性磷酸酶,奠定了电镜酶组织化学(electron microscope enzyme histochemistry)基础。后来A. M. Seligman(1967)提出锇黑化法(Osmification method)进一步阐述了电镜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反应过程。 1950年A. H. Coons等人提出了荧光抗体法,从而把免疫学引入组织化学实验中,后来P. K. Nakane,S. Avrameas 和L. A. Sternberger等人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物对酶进行观察,创立了酶标抗体法,从而为组织化学开辟了新途径。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969年人们把分子杂交技术应用到组织切片和细胞标本上,开始探索原位杂交技术,经过30年不断应用、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探针制备与标记物两大关键技术的突破,目前原位杂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病毒学、神经内分泌学、病理学、免疫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各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现代组织化学已经渗透和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学科,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分支,如核酸与核蛋白、蛋白质与氨基酸、脂类与脂蛋白、碳水化合物与粘蛋白及粘多糖、无机物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电镜组织化学、荧光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同工酶组织化学、定量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技术等。总之,现代组织化学的概念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有范围,无论从理论、内容、技术手段、研究范围都比过去更广泛、更深入。 二、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要求 1.尽可能地保持组织和细胞生前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和酶的活性。为此必须选择适当的固定液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如冷冻干燥、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