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了解本诗主要内容以及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在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联系实际,探讨交流自己对于本诗思想和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增强民族大义,培养其较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七年级7、8两个教学班学生普遍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不少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惰性,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加强引导与帮助,以利学生能够尽快地、较为深刻的理解文本思想内容。
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教材相关注释,以及自己所搜集的其他学习资料,理解本诗歌主要内容。
2难点:指导学生理解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立志报国的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教学导入:
由豫剧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导入本文教学。教师播放戏剧录音,学生们注意倾听,并猜出该唱段选自豫剧《花木兰》,其人物原型即取自本文《木兰诗》,从而导引出本文教学—巾帼民族英雄木兰形象。
教学过程:
1教师范读本文。
2学生自由朗读2-3遍,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利用自己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共同交流探讨自己对于本文内容和思想上的理解。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查验学生们的学习交流成果,明确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惟—只,仅。闻—听。
思、忆—怀想、思考。
木兰为何叹息?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十二”与下文中“十二转”“百千强”泛指数量、数目之多。(国家危亡,军情紧急,木兰愿代父从军,体现其家国情怀,忠孝一身,民族大义。)
5木兰出征前准备“东··西··南··北··”四句,泛指木兰出征前,准备工作紧张有序。
6征程上。“旦··暮··”两句:表现木兰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热切报国的强烈爱国之志。
7沙场征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寥寥数语,凝练概括,讲述了路途迢迢,行军匆忙,军中生活的艰苦,战争的残酷,战斗的惨烈。
8从天子赏赐之高,侧面描写木兰战功赫赫:“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十二转(木兰战功显赫),百千强(天子赏赐之多)
9荣归:“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亲人重逢的欣喜)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恢复女妆柔美)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伙伴们的惊讶)
小结: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荣归故里的经过,塑造了一位孝亲爱国,英勇无畏的民族女英雄形象,教育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心系家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