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三节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的第四项规定中明确了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
2019年12月2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再一次明确了企业要加强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二、生产经营单位如何做好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1、组建一支精干的事故隐患评估小组。
2、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可行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度不要流形式,而是指导企业事故隐患排查的标准和准则。
3、必须做到全员参与。
由于企业规模和性质不同,
所以导致企业的管理人员很难对
事故隐患排查工作面面俱到,时
时观察。要“将安全隐患控制在
形成前”,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
要树立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
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
制。;4、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企业对所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做好书面记录,根据事故隐患的危险程度,按“三定四不推”的原则。;5、隐患排查唯有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各单位必须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和填写隐患统计分析表,隐患统计分析表需要经企业负责人签字,并由企业自行归档。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企业未能提供统计分析表,将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给予处罚,如有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书面报街道安监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一般隐患情况;第四节 危险作业管理;第四节 危险作业管理;一、危险作业一般安全要求; 4、危险作业都必须有监护人员和必要的安全设施,监护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作业的安全抢救知识,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并随身携带《危险作业审批表》; 5、危险作业的安全用具及作业工具必须配备齐全,完好有效;电(气)焊工具、焊机、气瓶等摆放和使用符合安全要求;
6、作业中要高度集中思想。作业完毕,要收拾好工具物件,清点人员、工具、设施,熄灭火种,清扫现场; 7、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要经常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容易发生阴燃材料的动火区域,现场安全员必须等半个或一小时,保证采取的安全措施有效。;二、高处作业的防护措施;二、高处作业的防护措施;(7)避免交叉作业。
(8)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物品不准抛掷。
(9)攀登石棉瓦等轻型材料的建筑物,要有加垫板等防护措施。
(10)作业完毕后要清理作业场所,不遗留工具和物品。;三、密闭空间作业的防护措施;三、密闭空间作业的防护措施;(6)对将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7)对将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人员身体检查,有禁忌症者,禁止入内作业。
(8)准备必要的防火器材(消防器材)。
(9)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10)设立安全监护人员。;第五节 事故应急演练;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 2019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房屋倒塌无数。但与汶川大地震伤亡最为惨烈的北川县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全校有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发生地震后,全校师生按平时疏散演习的方案、线路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
为什么全校2200多名学生用1分36秒的时间全部疏散到操场上?
这其中得力于该校从2019年开始,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工作做得非常仔细,每个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地震逃生的模式结果竟与演习的模式一样。;一、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按以下步骤:;4、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5、应急预案编制。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1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6、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内部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