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PAGE
PAGE 22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 目:
企业的差异化营销策略与集中化营销策略的SWOT分析
院(系):
经济贸易系
专 业:
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
王 坚
学 号:
0607010409
指导教师(签名):
主管院长(主任)(签名):
时 间:
2010 年 3 月 10 日
一、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框架结构)
1.我国企业营销模式基本分类及发展现状;
2.我国企业集中化营销和差异化营销优势和劣势分析;
3.现阶段企业传统营销模式面临的威胁与机遇分析及路径选择。
二、毕业论文应完成的工作任务
1.阅读指定的参考书,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
2.阅读指定或自己选定的与论文题目紧密相关的英语文献并翻译全部或其中的部分内容,译文的中文字数在4000汉字以上。
3.按照要求撰写论文提纲。
4.毕业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确凿;逻辑结构合理;语言规范;字数不少于13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12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三、毕业论文进程的安排
序号
论文各阶段任务
日 期
备 注
1
确定论文题目;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
3.02-3.09
2
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拟定大纲
3.10-3.25
3
完成初稿
3.26-4.25
4
完成二稿、三稿并定稿;按要求装订
4.26-5.25
5
论文送交指定老师评阅
5.26-6.02
6
论文答辩
6.03-6.05
四、主要参考资料及文献阅读任务(含外文阅读翻译任务)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1997版;
[2]张庚淼/王柏林.市场营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
[3]庄贵军.企业营销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版;
[4]鲍林.差异化营销战略失误的对策研究.市场周刊2009,04;
[5]孙丽玲.中小企业集中化营销战略的运用.企业管理2008,07;
[6]陈猛/刘涛/花玉文.浅谈差异化营销的实施及其过程控制方法.中国酿造2008,05;
[7]曹智红.从菲利普·科特勒塑造市场的三大要素浅论企业差异化营销能力的构建.科技信息2008,09。
收集并阅读与经济学、营销管理、营销策划与营销策略等问题相关的国内外专著、期刊、统计数据材料等参考资料和文献。
五、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中文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已无法应付接踵而来的激烈竞争,唯有通过企业战略的运用才能紧握住每一个转变的契机。这是一个不谈企业战略就显不出品位的时代,这是一个不谈企业战略就显不出企业实力的时代,毫无疑问这还是一个企业战略决胜的时代那些根本还来不及谈论企业战略的企业和企业家,失败的机会总是随时随地都有的。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更加重视企业战略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为企业战略是不能出问题的,企业战略出问题企业就会有灭顶之灾。在目前国内市场上,许多行业都面临着同质化的问题,因而创造顾客是企业营销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而顾客的需求差异是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的重点。因此,营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优势,是值得考虑的模式。本文首先探讨了差异化营销的产生背景及内涵,差异化营销的理论基础,以及差异化营销的几种策略及风险等,并对差异化营销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差异化营销策略进行了具体阐述。然而企业的营销战略并非只有差异化,集中化营销战略,是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或一个细分市场的一部分作为目标市场,集中企业全部资源为其服务,实行专门化生产和营销。这种营销战略优势明显,然而弊端也很突出。那么这两种营销战略我们应该如何运行并发挥作用?目前它们还存在哪些问题与实施条件,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与条件呢?国内外有大量的文献对此作了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内容的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差异化,集中化,营销,战略,SWOT
[Summary]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an era of change, the attitude of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can no longer cope with the ensuing intense competition, only through the use of corporate strategy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live each and every shift. Thi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