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发展轨迹-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pdfVIP

国际金融发展轨迹-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作者简介 董玉华,1966 年生,江西九 江人,经济学博士,先后在江西财 经大学(1986)、中国人民银行总 行研究生部(1991)、西南财经大 学(2006)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 位和博士学位,2006 年美国伊利 诺伊大学(香槟)高级访问学者。 曾在世界银行、美联银行、瑞士银行和日本东海银行工作学习。 曾任 教于江西财经大学。 曾任中外合资财务公司董事、中方总经理;中国 农业银行三亚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目前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研究 室副主任、中国金融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常务理 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理事、恩比特经济论坛核心成员、湘潭市人民 政府顾问、湖南郴州苏仙区人民政府顾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环境 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冶湖南长株潭试验区课题组成员。 曾多次 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做客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益言堂》 关于环保和社会责任节目。 在《经济要参》发表6篇三农的文章,在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和政治》、《金融研究》等一流刊物和东北财 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100 余 篇,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5篇,在《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中 国工商时报》等重要报纸上发表文章数篇。 许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 大学复印刊物和国研网转载。 在我国较早提 出“资产证券化冶 (1991)和产能、流动性“双过剩冶(2005)、三农金融等理念。著有《超 越干预和自我超越———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与矛盾的内生性分 析》,参编或主编《外汇业务大全》、《国际金融百科全书》、《国际金 融》、《国际投资学》、《外汇业务案例汇编》、《战略与发展》等著作。 获得首届中国工商银行论坛论文一等奖,多次获得中国国际金融学 会、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中国农村经济学会论文奖。 摇 序摇 言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优秀成 果。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为市场经济,也是继承了人类 创造的优秀成果,让它发扬光大。 这说明“市场经济冶不是资本主 义专利,它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经过相当时期比较后人们所作出 的选择。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太长,相对于实行了数 百年的西方国家来说,尚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有待深入,市场经济要素尚不够成熟,对市场经济的规律把握尚 摇摇摇摇 1 待实践,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意识尚处在逐步完善和提高 阶段。 所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加 快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 为此,我们需要联系中国的实际,有的 放矢地研究国际经济金融的一些问题,以激活我们的灵感,开阔 我们的视野,夯实国际经济交流的基础,做到洋为中用、知己知 彼。 否则,就是盲人摸象、不得要领。 董玉华同志从20 世纪80 年代末至今,一直积极从事对国际 国内经济金融的研究,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进行了艰苦的耕耘, 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 早期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欧洲货币联盟 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改 革以及证券市场等领域。 他早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学习期 间就曾对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及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其硕士论 文是《论国际储备—兼论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近年来,他利用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及在美联银行学习期间,有目的 序 地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对美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美国的房地产业 摇 言 国 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次贷危机、银行企业文化、绩效管理、中 际 金 小企业都有涉猎,对美国的房地产信托融资、信用制度建设、住房金 融 融体系等有一定的研究,并联系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有益建议。 发 展 收入本书的论文的时间跨度达20 年,有些论文只能从历史 轨 迹 的角度来看它的价值。 但经济发展具有连续性,只有了解经济发 摇 展的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日的政策和未来的走向。 从这个意 义上讲,本书收集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发表的一些论文 也具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董玉华同志发表的一些论文,针 对性强,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