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ppt
二、常用局麻醉药剂量及浓度 (一)普鲁卡因(奴佛卡因,novacaine) A、弱效作用时间短,维持时间45-60分钟 B、粘膜穿透力差,不宜用于表麻。适于局部浸润麻醉,常用浓度0.5%,肋间神经等神经阻滞浓度为1-2%。 C、用前需做普鲁卡因试敏。 D、成人一次限量为1g (二)丁卡因(潘托卡因 pontocaine) A、强效时间长,作用时间2-3小时。 B、脂溶性高,粘膜穿透力强,适用于表面麻醉,浓度为1-2%。 C、起效慢毒性大,一般不作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浓度为0.15%-0.3%。 D、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40mg,神经阻滞80mg。 (三)利多卡因(赛罗卡因 xylocaine) A、效能与作用时间属中等。起效快,作用维持1-2小时。 B、组织弥散性能及粘膜穿透性都好。 C、最适用于神经阻滞,常用浓度1-2%。 D、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100mg,局部浸润和神经阻滞400mg。 (四)布比卡因(bupivacaine) A、强效与长效局麻药,作用时间可达5-6小时。 B、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6%,不易透过胎盘,适于产科麻醉。 C、神经阻滞浓度为0.25%-0.5%,分娩镇痛浓度0.125%。 D、成人一次限量为150mg。 三、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一)毒性反应 A、原因:剂量过大,误注入血管,作用部位血供丰富或未加肾上腺素,病人体质较差,耐受力降低。 B、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早期兴奋,晚期抑制。 C、预防:一次用药量小于限量,注药前回抽,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等。 D、治疗:停止用药,吸入氧气,地西泮或硫喷妥钠。严重者用肌松药(琥珀胆碱)但需气管内插管及人工呼吸。对症治疗如升压药等。 (二)过敏反应 A、十分罕见 B、酯类>酰胺类 C、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血管神经性水肿。 D、治疗:肾上腺素(0.2-0.5mg,iv),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 椎管内麻醉 1、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和硬膜外阻滞 2、脊柱四个生理弯曲:仰卧时,颈前(C3 ),胸后(T5 ),腰前(L3 )和骶后(S4 )。 3、成人脊髓下端一般终止于L1椎体下缘或L2 上缘,儿童终止位置稍低。 4、脊神经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一、蛛网膜下腔阻滞 A、药液比重:重比重、等比重、轻比重(与脑脊液比)。多用重比重。 B、平面:<T10 低平面,T10 ~T4中平面,>T4高平面(少用)。 C、成人选择L3-4 间隙。 D、直入法穿刺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硬脊膜外腔,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E、成功标志:有脑脊液流出。 F、常用丁卡因或普鲁卡因重比重液 G、麻醉平面调节(药液、体位、注药速度) H、并发症: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腰麻后头痛,尿潴留。 I、主要用于下腹部、盆腔、下肢和肛门会阴部手术。 禁忌证: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休克、穿刺部位感染等。 二、硬膜外阻滞 A、硬膜外腔置管给药(连续法) B、根据手术部选择穿刺点,现多用于中下腹,下肢手术。分直入法和侧入法两种 C、判断穿刺成功的方法:阻力消失法,毛细管负压法 D、常用药物:利多卡因、丁卡因和布比卡因。近来有的用罗派卡因。试探剂量,分次给药(追加)。 E、决定麻醉平面因素:穿刺点,局麻药容积,导管方向,注药方式,体位。 F、并发症:全脊椎麻醉(误入蛛网膜下腔),局麻药毒性反应,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G、术后: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脓肿。 H、适应证较腰麻广,禁忌证同腰麻。 骶管阻滞自学。 重症监测治疗 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集有关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对重症病人进行病理变化和生理功能监测与治疗的专门单位。 特点为危重病例集中,监测细致,治疗积极,针对性强,有利于降低重症病人的死亡率。ICU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与标志。 重症监测治疗 A、基本监测治疗设备:呼吸机,多功能监测仪,ETCO2、CO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氧治疗用具,除颤器,输液泵和多种急救用药用具。 B、医师与护士专业水平高,应变能力强。 C、重症病人评估的两种方法:治疗评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TISS)和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评分系统。 D、呼吸功能的监测:VT、RR、PaO2 、SaO2 、VC等。 E、氧治疗:Venturi面罩,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F、机械通气,控制通气(CMV),间歇指全通气(I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