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表格)转换题201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文转换之: 图表类转换复习 图表转换文字题,是将有形的图表转换成文字的一种语言运用表达题,或者说将图表抽象化的一种综合能力题。 技法总结: 1.解答图表分析题的一般步骤 简单地说,此类题目的解题流程是: 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具体来说,图表题要求我们能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解答表文转换题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1)读懂图表 ①注重整体阅读  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不顾此失彼,遗漏信息。同时要兼顾图表中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尤其要重视数据相差巨大的比较项。 ③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比如留意图表下的“注”等。 (2)明确要求 ①明确是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 ②明确表述对象。 ③明确修辞要求及字数要求。 (3)组织答案 ①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 ②文字转换题概括时不得遗漏信息。 ③作结论时针对性要强。 ④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词语的选用。 (4)检查答案 ①信息是否多余或遗漏缺失。 ②信息推断是否错误。 ③答案是否存在语病。 练 习 1、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参考答案: 以60年代出生、教龄在11~20年的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龄在10年以内的次之。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主体。 2、看下图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GDP增长率(%) 【参考答案】 (1)“成波浪式发展”或“一起一伏式发展”;(2)“增长速度显著放慢”或“处于增长衰退期”。 3、认真阅读下图显示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近在北京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部分数据。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图见下页) (1)我国网上用户最主要的特征是 。 (30字) (2)从这些数据可知 。(28字): 参考答案: (1)最主要特征是:56%的用户年龄小于24岁(或“近75%的用户年龄小于30岁”),70%以上的用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此空一定要从两个方面回答) (2)可知: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年轻人是我国网上用户的主体。 5、“到哪儿去买休闲服”,为了这个问题,记者选取北京、上海、南京和武汉4个城市,在各自的主要商业街上,随机抽取了400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见下面提供的表格。阅读比较此表,可以归纳出哪两点结论。 参考答案: (1)各消费层次均有约半数消费者选择专卖店。 (2)随着收入增长,选择外资或合资百货店的比例递增,而选择私营店的比例递减。 6.某社区准备实行“垃圾分类”,居委会抽样对居民作了个问卷调查,形成如下《居民对“垃圾分类”认知状况表》,请阅读下页表格,回答问题。 (1)根据表格,概括居民在“垃圾分类”认知上的优势。(不超过30个字) ? (2)针对表格所反映的居民对“垃圾分类”认知上的不足,给环保部门拟写了则建议,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5个字。 参考答案: (1)大多数居民知道垃圾是一种资源,居民普遍愿意参与垃圾分类。(“大多数居民”“垃圾是资源”“普遍愿意参与”三方面缺一不可) (2)垃圾要分类,方法要讲究,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垃圾分类的方法深入人心。(针对不足,修辞,建议等三方面缺一不可) * * 考查要求:考测的是概括能力和推断能力,是用文字对图表进行说明、总结、评价。 要求目光敏锐、思维敏捷、推断准确、归结正确、转换得当,答案明确简洁,文字高度概括,表述适度得体。 1.根据下面遗忘规律图,概括表述遗忘规律,并说明遗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100 80 60 40 20 1 2 3 4 5 6 时间(天) 记忆的东西(%) 速度(%) 启示:经常反复记忆会延缓遗忘速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