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课件第二讲 个体婚家下庭的演化.ppt

家庭社会学课件第二讲 个体婚家下庭的演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社会学课件第二讲 个体婚家下庭的演化

第二章 个体婚家庭的演化 第一节  个体婚家庭的产生 第二节  个体婚家庭的特征 第三节  个体婚家庭的演变 第一节  个体婚家庭的产生 一、个体婚家庭的产生 个体婚家庭即一夫一妻制家庭。 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婚家庭是从偶婚制家庭经由家长制家庭过渡而产生出来的,它的最后胜利,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开始萌芽→人际地位关系发生相应变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个体婚家庭产生的动力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了”。             —恩格斯 “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为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 —— 恩格斯 1.婚姻依礼而行 婚仪: 六礼 正婚礼 婚后礼 合卺礼以成妻、庙见礼以成妇 “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聘礼是个体婚姻缔结的重要条件 3.婚姻重礼轻爱 结婚目的: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婚后生活:重家庭利益轻个人利益 重子嗣、轻性爱:“非为色也,为后也” 婚姻嫡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别也。” (《礼记》) “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唐律·户婚》)   第二节  个体婚家庭的特征 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 财产关系是家庭的本质与核心 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牢固 男子统治 第三节  个体婚家庭的演变 一、多“妻”制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盛行的纳妾风俗,就是一种变相的多妻制。但这种形式的多“妻”制和多偶制并没有离开个体婚家庭的本质特征。 一夫多妻制 雷欧(Leon)有4个妻子,47个孩子和许多刚刚出生的孙子们。在非洲不同的文化中都同样存在着这种多配偶制的家庭习俗,不过通常一个男人只允许有4个妻子,而那些富有和地位极高的男人,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妻妾。在私有制时代,家庭成员本身也成为了一种财富。 中国古代纳妾并不结成婚姻关系,不承认妾的父母、兄弟姊妹与夫家有亲戚关系,一般情况下不彼此往来。妾不能像妻那样随着丈夫的身份而获得亲属身份。 妾不能“事宗庙”,不能参加夫家的祭祀活动,死后也没有被祭的权利。 纳妾直接反映了不对等的两性关系。 二、等级制 个体婚家庭是财产私有制的产物,因此家庭必须按照政治权力、经济地位的对等而相互组合,“门当户对”成为联姻结亲的根本条件。 婚姻关系成为政治经济利益的一种交易,很难摆脱社会等级制的约束。 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造成了各等级间的敌视和隔离,因此只有属于同一阶层等级的人才互通婚姻,建立家族间联系。 在专制主义时代,世界很多国家都实行着禁止不同等级的人互通婚姻的制度。 三、家长制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家庭组织制度,产生于原始公社末期。作为家长的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绝对服从他。 产生: 个体婚制家庭的建立,男子在家庭中享有经济优势,使男子彻底掌握了统治女子、支配女子、主宰女子命运的权力,家长制家庭自此而始。 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与一国之中的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极为相似,谓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家长制是君主专制的底层基础。 在家长制家庭中,家长的职责是管理家产、约束家庭成员并对其进行思想专制。 家长甚至可以处置子女所得之产,可以鞭挞子女,子女婚姻也依照“父母之命”缔结。 家庭中等级森严,父高于子,夫高于妻,嫡妻高于庶妻,嫡子女高于庶子女,嫡长继承为先,等等。 四、继承制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财产首先由子女所继承,但死者之妻也与子女有同等的继承权。 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庭财产继承原则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继承权仅限于直系的男子,嫡长为先,女儿无继嗣权,亦无继承权。 五、社会民主制度建立以后个体婚家庭的变革 君主制已被推翻→家长制也受到抨击 工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促使妇女也参与社会劳动。 妇女运动的崛起、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 也促使妇女自觉地争取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男女平等成为一种社会趋势。 向警予(1895—1928),女,土家族。湖南省湘西溆浦县人。向警予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社会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个体婚家庭获得了男女平等、自由婚制的实行、家长制的瓦解等方面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种体现民主、平等关系的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的实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中国古代纳妾制度 2005年,日本皇室全家福:日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