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英风景画集.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油画家 张祖英风景画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全国优秀出版社) 1 张祖英 油画家,上海市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1年中央美术学院高级油画研修班结业。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2004 年欧洲人文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 中 国 当 代 油 画 家 · 张 祖 英 风 景 画 集     古道——下弦月 100cm×80cm 1989年 2 自 序 ·张祖英·    由于家庭的熏陶,绘画是我自幼的兴趣。《三国》、《水浒》的人物绣像和欧 长城各点登涉,之后又去了新疆。站在城头极目远眺这些古代文明遗存在绵延山 洲小说的书籍插图是最早的“教材”,在其他儿童忙于玩弹子和踢球的时候,只要 峦间起伏远去的壮丽景象,而近观脚下断垣残壁所形成的强烈对比,激起心灵的 手中有纸和笔,我一个人会埋头涂上半天,两三个小时就能用粉笔随心所欲地把心 震撼和情感波澜。昔日的辉煌进取和今日凋零之状所成鲜明对比,无尽感慨油然 想的故事从弄堂这头画到那头。那时候,画画是最让我高兴和不知疲倦的事情。虽 而生,从而产生了《古道》系列的创意。自《岁月》于1986年的“中国当代油画 然常因弄脏了地方或误了饭时而受到训斥,但家庭对我的兴趣却极为支持,自初中 展”展出后,近十年间以长城与丝路古道为题材陆续问世了《回声》、《下弦月》、 起即送我到当时上海颇有名气的“现代画室”学习。老师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陈盛 《传说》、《通往河西走廊的隘口》、《远去的金山岭》、《蔚蓝色的天空》、 铎教授,他的素描教学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每周三个晚上,风雨无阻。我的绘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夕》、《没有驼铃的空谷》、《屹》、《远山的呼唤》 画启蒙就在那里开始。 等十余幅作品。《古道》系列借助于这片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土壤为素材,去创    高中结束前,在父亲、姐姐的安排下,开始到家庭的世交刘海粟先生处学习。 造一个个能让心灵遨游的天地。在这些作品中,画面的时空是相对和可以转换的, 他家的书房中有中外古今的丰富藏书,特别是大量从欧洲带回的画册和上百张大幅 究竟是连绵长城的哪个关隘,丝路古道的哪个文化遗址并不重要,只是借用那些 欧洲古典和印象画派仿真印刷油画,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开启了我对油画艺术 地老天荒的山河,让阳光与投影、月色和雾霭映照它们沉寂千古的灵魂。 认知的天地。刘海粟先生学识渊博,虽不是手把手地教我基本练习,但连续许多年   《古道》系列和之后创作的《山》及《水乡》系列多幅作品,在绘画的手法上, 的每周一次的评阅习作和谈论中外画事,使我逐渐从兴趣而开始真正懂得绘画的真 我仍然习惯于用写实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但不受客观景物的局限,着力于表 谛,也渐渐掌握了具体绘画的能力和培养了作为艺术家所需要的各种修养,以及经 达精神内涵。当我笔下不把它们的外在形态作为创作终点而作为创作起点时,便 历了寻求精神表达所需要迈越的艰难路程。刘海粟先生常说:“艺术是一门学问, 取得了某种心灵的自由;展现了一个现代中国人面对故土的独特情感,从而超 是学问就要不断探索”,“绘画是愉快的,但也是件苦差事,不努力就会一事无成”, 越具象视觉的经验并从中提炼出抽象意味来述说某种现代哲理,以更加积极的 并告诫我要不断提高各种文化修养。这到后来更是深有体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