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姓氏名号与中国传等统文化之一.pptVIP

第一讲姓氏名号与中国传等统文化之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姓氏名号与中国传等统文化之一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专题 美国人类学家洛威尔说过:“我被托付一件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了。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式。我们想用文字范围它的定义,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它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它无所不在。” 广义: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总和。 狭义:仅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化。 第一讲 姓氏名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和地理知识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宗法 第五讲 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宗教与文化 第七讲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和科举 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书院 第九讲 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 第一讲 姓氏名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人们初次见面时总要打个招呼:“您贵姓?”、“您怎么称呼?”、“您叫什么名字?” 一些会议在叙及参加者的顺序时往往说是按姓氏笔画来排列的。 这里,“姓氏”和“名字”都是偏义复合词(偏义词),即问你的姓和名,氏和字已失去了意义。 但是,在先秦,姓和氏却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个人的名和字也往往是不一样的。 一、古代的姓氏 我国古代有关姓氏最著名的书是宋代初年的《百家姓》,共收入411个不同的姓氏,后增至504个。 “百姓”一词与今义不同,百姓=百官,因为古时只有贵族才有姓氏。 宋代郑樵《通志》记载姓氏为1745个。 清代张澍《姓氏寻源》统计为5129个。 今人阎福卿编《中国姓氏汇编》,收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复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 台湾《中华姓符》收6363个。 袁义达、杜若甫《中华姓氏大辞典》收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钮钴禄、郭布罗),四字姓569个(爱新觉罗、叶赫那拉),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三个,九字姓一个。 (一)姓的由来及其作用 1、姓的产生脱胎于母系氏族社会 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是标示家族系统的母系血缘符号,其名称来源于原始家族、氏族或部落联盟的代号。 《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炎帝部落是羌人的一支。羌人为牧羊人,其图腾为羊,因以羌为名。 炎帝部落则以姜为代号。 见于《春秋》的姓有22个,有很多就带有女字旁:姜、姬、妫、姒、嬴、妘、姞 2、姓的作用 《资治通鉴·外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 郑樵《通志·序》:“生民之本,在于姓氏。男子称氏,所以别贵贱;女子称姓,所以别婚姻。” 姓的作用:明世系、别婚姻 鲁昭公娶吴孟子事(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 晋献公娶骊姬事 《唐律》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 3、姓的特点 第一、姓千年万年而不变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楚之同姓也。” 第二、先秦时,贵族女子一定要称姓 未婚女子名(排行﹢姓): 孟姜、叔隗、季隗、伯姬(秦穆姬)、仲子、季芈 已婚女子名: 所出国名﹢姓:吴姬、吴孟子 配偶的封国、封地名、谥号﹢姓:武姜、息妫、赵姬、怀嬴 第三、古称妇女可在姓下加氏 武姜(姜氏),骊姬(姬氏) (二)氏的形成及其发展 1、氏的产生 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是姓的分支,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是表示拥有一定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的家族系统的父系血缘符号。其名称来源于氏族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封赐。其主要功能是区别贵贱,先秦时男子才称氏。 《资治通鉴·外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制其子孙之所自分。” 姬姓到周代时为王姓,历代周王继承王统,继承姬姓,无氏。而其庶子庶孙则被分封到各地,或以封国封地为氏,或以祖名祖字为氏,分衍出432个氏。 2、氏的来源 ①以封国、封地名为氏:从“姬”分出来管、蔡、鲁、卫、曹、郑、燕等氏; 从“嬴”分出来梁、徐、葛、秦等氏;从“姜”分出来申、吕、许、纪、齐等氏。孟尝君封地在薛,其后代以薛为氏。造父善驾车马,被周穆公封于赵地,其后人以赵为氏。 ②以祖辈的字或名为氏:宋公孙嘉字孔父,他的后代便以孔为氏。伍子胥名员,其后代以员为氏 。 ③以官职命氏:师、史、卜、司马、司徒、司空、太史、中行、乐正、上官等。 ④以居住地命氏:东郭、西郭、南郭、北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