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中国古代的语言美学观.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 008 8年7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y.2 of Normal Sciences V01.37.No.4 第37卷第4期 JournalShanghai Edi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中图分类号:B8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8)04-0001-(09) 论中国古代的语言美学观 王汶成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 在全球化日益高涨的今天,在大力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和学术思想成果的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深入挖掘和汲取中国本土文化和学术思想的宝贵遗产。文章拟对我国古 代美学中的语言美学观作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学 术思想的世界性和当代意义。从中国古代语言美学观的内在构成看,可以将这方面的诸多理 论归纳为儒家、道家、禅宗、诗家四大派理论,即儒家的“文质彬彬”、道家的“言不尽意”、禅宗 的“不立文字”、诗家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语言现;语言美学观 我国新时期美学由于大力引进和吸取了西方 这句话看,孔子认为最符合君子要求的人,不仅要 的成果而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语言美学研究的发 自觉地按照仁、义、礼、智、信的规则做事,即使在 展。但是,若结合全球化的大背景看,不能不指 言辞上也要显出“文采”,即说出的话要顺理成章 出,在一味引进和借鉴西方语言美学理论的热潮 和具有感染力。正是孑L子的这种“文质并重”的 中,我们却忘记了我国传统美学中关于语言美学 思想构成了儒家诗学观念和语言美学观念的理论 的宝贵遗产。本文拟对我国古代美学中的语言美 基础。 学观作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从一个侧面 首先,儒家认为思想是必须要靠语言来表达 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的世界性和当代 的,不借助语言,再好的思想也无从传达和传播, 意义。从中国古代语言美学观的内在构成看,我 正如孔子所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 们可以归纳为儒家、道家、禅宗、诗家四大派理论。 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论语·子路》)。 孔子的着眼点固然在礼乐的推行,但礼乐的推行 一、儒家的“文质彬彬” 则要靠“名正言顺”,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命名 和通顺的言辞,礼乐思想就不能深人人心,当然也 众所周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所谓 就不能实行。唐宋以后的儒家又沿循孔子的这类 “君子”,孔子对何谓君子曾从各个侧面作过许多 说法引申出“文以载道”的观点,这个观点将文辞 界定,其中有一条界定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 贬低为“道”的附庸,已经有些偏离了“文质并重”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从 的思想,即如宋代周敦颐说的:“文所以载道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ZW008);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501l一44010) 收稿日期:2008-04-23 作者简介:王汶成(1953-),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美学理 论研究。 万方数据 第4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