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33课时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docVIP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33课时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第33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物质不依赖人的意识 ②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③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2016北师大附中质检,17)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客观存在性 C.社会历史性 D.能动性 3.(2017北京顺义期末,11)北极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是夜空中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千百年来,曾经的北极星会被新的更靠近北天极的恒星取代。现阶段北极星是指小熊座α星,在3000年前是天龙座α星,隋唐时期北极五成了北极星,而到公元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将成为北极星。以上材料说明(  ) A.北极星是人们实践的产物 B.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C.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4.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这种观点错在否认(  )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 B.思维是运动的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相对静止的存在 5.(2016北京顺义模拟,17)某大学的校训是“繁星纵变,智慧永恒”。这表明(  ) A.繁星是绝对运动的,智慧是相对静止的 B.繁星是相对运动的,智慧是绝对静止的 C.繁星随时光而变,智慧可以超越时空 D.繁星运动瞬息万变,智慧是亘古不变的 6.(2016北师大附中模拟,17)“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许多人的感慨。材料体现(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D.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7.(2016北京东城模拟,24)“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词形象地说明了(  ) 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 C.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 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 8.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 D.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9.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这样做的世界观依据是(  ) A.人类可以创造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 C.人们可以利用规律 D.人们可以改造规律 10.(2016北京海淀期中,17)近年来,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面临严重危机,上游地表补给河流被大坝截留,下游湖区则被开发成为旅游景区,湖水面积较鼎盛时期缩小近半,水量减少造成湖中十几种野生鱼相继绝迹,也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这启示我们(  ) A.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自然生态的规律 C.人应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D.只有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才是客观的 11.(2017北京春季会考,23)下边漫画中的做法没有正确认识到(  ) A.规律是我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觉到的 B.规律并不都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认识规律才能改造规律 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2.(2017北京顺义二模,26)民谚有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谚是主观的人为联系 ②客观规律支配农事活动 ③实践是民谚的基础和来源 ④顺从自然是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6北京海淀模拟,29)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揭示了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现在,这一规律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学习知识之中。 请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5分) 14.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最近,山东、广东、北京等地将出版国学教材,在中小学开设国学必修课。在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甲专家认为,国学经典进入中小学课堂,必须进行删减并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解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78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