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精编优化作业(人教版必修2).docVIP

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精编优化作业(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资料推荐………………………………………………… PAGE PAGE 1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选择题 1观察右图,本照片摄制于1905年,照片中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晚清(  ) 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 B.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 C.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 D.代步工具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解析:没有链条的木制自行车的出现,说明人们对自行车这种新式的代步工具非常崇尚。 答案:B 2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有损皇家威仪,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解析:慈禧太后的做法说明她非常讲究封建等级秩序,她害怕近代科技的应用会破坏封建等级制度,这充分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是导致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迟滞的一个重要原因。 答案:B 3右图是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部文字是“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舱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它的成立,可以说是中国近代航运的起步。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它不可能彻底改变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 答案:A 4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 ①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②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 ③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 ④铁路营运历经了数次大提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火车提速是当今中国铁路运输业发生的重大变化,将含④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A 5近代中国的交通变化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这一特点是由近代中国(  ) A.政治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B.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C.列强侵略不平衡决定的 D.自然条件不平衡决定的 答案:B 6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20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解析:像京九铁路这样的公共工程建设,既需要设计施工能力,也需要充足的资金。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保障。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把京九铁路、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等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提供了条件。 答案:B 7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业以超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但近年来,固定电话的用户呈下降趋势,其直接的原因是(  ) A.移动电话的迅速发展 B.电报技术的最新突破 C.电脑的日益普及 D.人们对电话副作用的恐惧 答案:A 8近代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 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 193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孙中山全集》 请完成: (1)根据上述材料及“193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 (3)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解析:回答第(1)问,通过观察“193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可以看出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中部很少,西部几乎没有,由此可以得出中国铁路分布不均匀、发展不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