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76页)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pptVIP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76页)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新派骨干的任用 变法开始以后,光绪皇帝的新政诏令连翩而下,乃至一日数令。维新派为此欢欣鼓舞。 维新派的任用。变法开始后,光绪帝任命康有为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赏举人梁启超六品衔,办理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光绪帝对康、梁任小官而赋大权,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规定二品以上大员的黜陟,都要向她请命。8月,光绪帝又提拔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四人为军机章京,赏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是军机处的机要秘书工作,光绪帝意在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高级参谋和执事人员,这就是军机四卿。光绪皇帝在这些维新中坚人物的辅助下,开始锐意改革。 3.戊戌政变 维新派经过光绪皇帝试图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光绪皇帝颁布的新政命令由于“上扼于西后,下扼于顽臣”,大多未能付诸实施。 一批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的守旧势力图谋对维新运动进行反击和镇压。他们策划在光绪帝陪同慈禧太后到天津阅兵时,由荣禄以武力实行废立。维新派情急之下求救于曾列名强学会、统领新建陆军的袁世凯。于是有1898年农历八月初三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之事,但八月初六即发生了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从所住的颐和园赶回皇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宣布临朝“训政”。这就是戊戌政变。随后,慈禧命令捕杀维新派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分别在英、日使馆的帮助下经香港、天津逃往日本;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等六人被斩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参与新政的徐致靖被处永远监禁,张荫桓遣戍新疆,早已开缺回籍的翁同龢又加上一个革用处分。戊戌变法中的所有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废止。 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 慈禧太后 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 直隶总兼北洋大臣督 荣禄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 刘光第(1859~1898)四川富顺人。 杨锐(1857~1898)四川绵竹人。 康广仁(1867~1898)广东南海人。 林旭(1875~1898)福建侯官人。 戊戌六君子 杨深秀(1849~1898)山西闻喜人。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意义 1.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二)失败的原因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害怕人民群众。 (三)历史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思考题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洪仁玕:《资政新篇》(1859年)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 梁启超:《变法通义》(节选)(1896年) 严复:《原强》(1895年3月) (1)向皇帝上书。希望通过上书直接说服光绪帝以君权雷厉风行推行变法。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发动的“公车上书”。 (2)著书立说,宣扬变法维新的理论。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并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3)办学堂,旨在培养青年后续人才。主要有康有为在广州主持的万木草堂(著名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梁启超在长沙主持的时务学堂(其中有庚子汉口之役中被杀的教习唐才常为首的“庚子六君子”、有护国战争的元勋蔡锷将军等)。 (4) 办学会,旨在联络成年知识阶层。会社本是中国固有的国粹,明末士大夫办的复社、几社等遍布国中,但清军入关后严禁结社。1895年,康有为发起组织强学会,虽不久即遭封禁,但起了开学会之风气的作用,一年之间,学会在中国纷纷涌现。著名的有保国会、南学会等。其中,谭嗣同任会长的长沙南学会尤具特色。该会兼具政治学会与地方议会双重意义,并打算先从湖南办起,以后进一步联合南部诸省志士推而广之。如果这种意旨能够实现 ,这将是中国南部诸省率先试行民主自治的开端。 (5)办报纸,旨在启发社会一般民众。影响 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湖南的《湘报》等。而梁启超正是在担任 《时务报》主笔期间,以其雷鸣潮吼、恣唯

文档评论(0)

彩虹天堂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