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
1理论研究
1.1垄断优势论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1960年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的概念,随后进过麻省理工学院的金德贝格的补充而发展成为今天广为认知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主要从垄断优势的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做出解释。主要观点认为,对外直接走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跨国公司倾向于寻找不完全的市场,来获得超额的利润。国际直接投资就是跨国企业在不完全市场的投资来扩大其垄断优势。该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框架,把垄断优势纳入到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从而可以很好的解释技术优势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作用。不足之处在于,该理论以美国为研究背景,难以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缺乏垄断优势的企业的对外投资
1.2内部化理论
1970年代,以加拿大学者格拉曼和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为代表的学者,把科斯的新厂商理论和市场不完全性作为基础,对西方国家的跨国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1976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首次提出内部化理论,随后,经济学家罗格曼和吉狄对该理论做了发展。内部化理论主要回答了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国际投资会优于出口产品。内部化理论是当前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较为流行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国际企业,会在中间产品到底是通过市场获得还是自己生产之间做出抉择。如果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可以用更小的成本获得中间产品,那么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企业将倾向于将中间产品在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内部化理论遵循三个基本假设:(1)、企业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2)、中间产品的交易市场不完全,成本太高,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 (3)、跨国公司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 内部化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以往的研究仅从产品或生产要素等某个侧面来分析。内部化理论很大程度上考虑到了其他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因而可以说是更为一般化得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3产品周期理论
哈佛大学教授弗农在1968年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中,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产品创新,产品成熟和产品标准化三个阶段,以产品周期的角度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每项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处在不同阶段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点影响了国际直接投资。在产品创新阶段,由于国内没有竞争对手,企业可以利用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在国内生产。在产品成熟阶段,产品的需求增大,生产商的竞争加剧,国内企业开始在进口国投资,以降低生产和销售的成本。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价格竞争成为市场竞争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方式,技术领先国由于在劳动力成本发面处于劣势,因此大量的在成本较低国家建立子公司,一方面占领国外市场,另一方面把产品返销本国市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国际直接投资进行审视,它能够很好地解释技术先进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但是,它不能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或者技术并不领先的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例如,不能解释韩国在美国的投资,一方面,韩国企业未必拥有技术领先优势,另一方面,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并不低廉。
1.4比较优势理论
HYPERLINK /view/129525.htm \t _blank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 HYPERLINK /view/133406.htm \t _blank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首次提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国与国之间的相对差别,或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比较优势理论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能够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解释贸易的产生。日本著名学者小岛清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推出边际产业投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应当按照比较劣势产业顺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进行了解释。该理论的贡献在于,揭示了国际直接投资不仅取决于跨国公司自身,而且同时取决于本国在该产业的劣势程度。该理论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投资,以及发展中国家向向发达国家的投资。
1.5投资与贸易替代论
曼德尔在1975年针对跨国公司投资和贸易的关系问题提出了系统了理论模型,并以此创立了投资和贸易替代理论。在发生投资替代贸易的情况中,投资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方面减少投资和出口,在拥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方面增加生产和进口,投资接受国将增加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方面减少生产和出口。这种逆贸易的投资会减少国际贸易的发生量,也就也为这投资取代了贸易。该理论在解释为了绕开贸易壁垒而进行的直接投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6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学者邓宁在19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60人笔试上岸历年真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变电所改造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欧洲标准化委员化BS EN 10283 - 2010.pdf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pdf
- 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docx VIP
- 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pdf VIP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ySQL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关爱困境儿童让爱守护成长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