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是在原地质学系地球化学教研室的基础上于2002年3月组建起来的。它最初成立于1955年,并于1956年开始招收地球化学专业本科生,是我国最早成立地球化学教研室和招收地球化学本科生并开设地球化学课程的教研室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早建设高温高压和同位素实验室以及开展实验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教研室之一。四十多年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使该室发展为具有实验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教学和科研集体。目前有一个地球化学博士点、一个硕士点,有4名教授,5名副教授和1名讲师;有一个地球化学专业本科生班,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为8人和7人。
我所是我国最早开展实验地球化学教学和科研的单位之一。自60年代主要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70年代初期曾进行过矿物晶体的人工合成(高温高压人造金刚石和人造水晶等)。此后在我国率先开展通过精确实验测定矿物溶解度研究热液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以及提取水溶物类热力学数值的研究。其中,氧化铁矿物在热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等研究结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一些数值被收入在国际矿物热力学数据和中国热化学数据库中。课题《热水溶液中铁的迁移形式》曾获国家教委199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由曾贻善教授撰写的《实验地球化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实验地球化学教科书,并获得地矿部1992年度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目前有进行高温高压实验的各种高压釜10套,具备可以进行高温高压下红外和拉曼原位测量的压腔装置。
我所也是我国最早开展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和研究的单位,目前已发展为可进行K-Ar同位素年龄、稳定同位素及宇宙成因核素示踪等方面的研究。作为我国第一个稳定同位素实验室,70、80年代期间曾进行了数以万计的矿物、岩石、流体包裹体和水样的C、H、O同位素数据测定,发表了大量有关论著。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全自动全时标激光显微探针定年系统,可以进行K-Ar和Ar-Ar同位素定年研究。该实验室的定年设备是首批进入北京市科学仪器协作公用网的仪器,也是唯一一台入网的定年仪器。在近20年的时间里,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国内交流活动。已经有两名外国科学家曾在本室进行较长时间的科研工作,并接受了一名外籍博士后。已接受短期合作和讲学的中、外科学家几十人次。近些年来,本专业学生中已有多人在国外深造。
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化学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生物圈的地球化学。它重点研究化学元素、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分布、地球化学行为和过程,指示自然与人为因素引起的区域和全球环境系统的变化规律及相应的地球化学循环,为资源开发利用,环境质量控制及人类生存和健康服务。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国内一流水平的环境苛尔蒙地球化学实验室,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进行超微量有毒污染分析的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先进设备,并承担了北京市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部门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北京地区环境激素污染现状和防治对策研究;水中有毒元素共沉淀及其机理,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在石油开采和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等。
地球化学研究所教学和科研人员:
曾贻善 穆治国 王关玉 郑海飞 刘树文 朱永峰 陈左生 刘玉琳 孙旭光 郝瑞霞
地球化学本科专业
地球化学是化学与地球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它已经在研究和解决人类环境、灾害、资源、 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地球化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球化学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坚实的专业、计算机、外语等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及良好的科学作风,以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对地球化学人才的需要。
本专业除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语言等公共必修课和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地球化学、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及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外,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设有岩矿材料、宝石学概论、环境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经济学、信息地质学、数学地质学等选修课。
本专业毕业生规定总学分为 155学分,其中必修课 110学分,限选课24学分,任选课16学分,实践教学5学分。
近些年来,本专业的毕业生去向大致是:40%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出国深造,20%有关科研单位,20%国家机关及管理部门、企业和公司。
地球化学硕士研究生专业
地球化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地球化学人才。在业务上具有坚实的地球化学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了解地球化学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具备承担该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的教学以及相应的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