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走近他,先走进他的世界
读《如彗星划过的夜空》有感 林小玲
“一个人的灵魂,要么在阅读,要么在路上。”
最好的阅读就是当我想要了解想要求知想要探索时,内心的激情就会无限迸发。爱上林达的丛书,其实就是因为我想下一站自助游美国前对这个国家有所了解才开始接触的。不想,一发而不可收拾。 阅读了《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如彗星划过的夜空》,还有一本《我也有一个梦想》还没结束。
林达的文笔朴实无华,他们夫妻也自称并非学者,只是实实在在地从自己的角度介绍美国。幽默、浅显、理性的语言将这个国家的历史、人文、政治一幕一幕生动地拉开。
看《如彗星划过的夜空》时,我正在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抽象的民主两字,有点迷茫和困惑。所以看到这段文字时,特别有共鸣:民主是思维方式,可以在大大小小的社会交往中都形成一些规则,最后,逐渐称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一种习惯。个人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们会说,这个人有“民主性格”,而一个社群以这样的习惯交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了,以这种思维方式去主导建立一个政治制度,就是民主政治制度了。民主制度需要有一个相应的社会文明村程度去配合。这个“社会文明程度”,既是指处于社会上层的政治家,也是指身在底层的民众。事实上,人类社会从专职走向民主的过程,是从文明积累最厚实的那个部分开始推动的。底层民众是社会的最弱势,是最值得同情和关怀的群体。可是,通常人们闭起眼睛不看的是由于文明积累层的薄弱,底层同时也是社会最危险的一个部分。因此,看上去是以民众为主题的民主,在它的源头发展的时候,实际上却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再看书中提到的华盛顿、亚当斯、杰佛逊、麦迪逊、汉密尔顿等犹如题目所指的彗星,各有传奇故事。这些著名的开国元老出身各有不同,政见不一,却统一拥有毫无疑问的人格魅力。他们具有一种欧洲学者式的思考、新大陆人的朴实和一份当代政治家少有的天真。华盛顿将军视自身荣誉为生命,和那个时代的很多美国绅士一样,他们把荣誉和道德人格看成是一回事。追求荣誉,也就是在道德人格上追求完美。那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时代。今天回首去看,不仅这些绅士已经逝去,就连那个时代,也已经一去而不复返,就像是被他们随手带走了。
一向感性的我终于很有成就感地开始阅读类似理性书籍时,发现自己其实是成熟了。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有一种保护弱者的英雄主义,但是,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学会了思考:民主意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人性的觉醒,从而自然地引发出对底层悲惨状况的同情和不平,进而为他们争取权益。正由于这种同情大多发自有比较优越的社会地位、文明程度较高的阶层,或者说发自知识阶层,因此他们的民主意识从起源来说,都是带着原罪负担的。他们非常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就是会不由自主地要美化底层,以平衡自己的原罪意识。他们会在表达对底层苦难同情的时候,在赞美底层的时候,表现得煽情和夸张,以支撑自己的道德感。他们中的一部分,会要求竭力降低自己的文明水准、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反文明和粗俗。在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前,激进的僧侣、贵族们纷纷在三级会议上放弃自己的等级地位,要求和第三等级的平民在一起,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源于这样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走到极端,就会甚至连民众不理性的行为也会加以认同,直到最后形成一个互为因果、首尾难辨的怪圈。 这种倾向具有强烈的道德评判意味,因此,只要一迈腿,就往往走过头。退回来,就比较困难。因为这种倾向符合道德出发点的原始冲动。从法国大革命对平民杀贵族的支持,到一代代的民粹倾向,直至现代美国走到极端的“政治正确”,都是源于同样的出发点。在原罪负担之下,承担原罪感的人群往往是不自信的,他们需要他人对自己做出道德上的肯定。结果就是以过激的平民认同和平民倾向,来达到心理和道德需求上的平衡。知识阶层的所谓道德勇气,一部分应该是表现在对强权的批判上,但更为困难更难做到的是,是表现在他不迎合、不取悦于民众上。前者是很容易理解也相对更容易做到的。可是,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够有智慧和勇气做到,对强权和民众,都保持应有的独立和批判。这和他是否保护弱者,是否保护弱势群体,其实是两回事。
一气呵成读完林达的三本书,真的收获不小,也对自己的美国行充满了期待。但书里字里行间不时透露的对美国的深深倾慕,带有较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担心不是很客观全面。或许我更可以像林达一样、翻遍历史材料、亲身到那个国度见见世界,思考,留下自己的想法。
文档评论(0)